大家都知道
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典型
症状,三多为多饮、多食、多尿,而其中一少则为消瘦。许多
患者在患糖尿病的时候,
体重急剧下降,成为偏瘦型糖尿病人。那么糖尿病人应该如何增肥呢?
糖尿病人增肥秘籍之
饮食控制 说到科学地控制饮食,就要根据自身的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消瘦与
肥胖的标准是要结合身高进行计算,体重指数是最理想的衡量标准,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还有更简单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那就是无论男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理想体重应在标准体重的上下浮动10%,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偏瘦了。
谁都知道增肥,就是增加膳食的摄入量,并且应丰富多样,多吃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品、高脂肪食品。但是,糖尿病之友却是因吃得过多、
胰岛素又相对不足而导致
血糖升高,这就不可能多吃了,怎么办呢?这时候科学饮食就显得重要了。
先测出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的比较,得出自己属于偏瘦型,为了控制血糖并增肥,根据体重与体力活动情况,计算出每日的饮食摄入量总热量。然后按照
食物金字塔进行化解,按“一二三四五”进行安排,即是每日可进食一斤(500克)蔬菜、二两(100克)豆制品、三两(150克)肉蛋鱼、四钱(20克)油脂、五两(250克)主食,在这个量的基础上变换食物种类,不能存在挑食与偏吃的现象,膳食应丰富多样,利用“食物交换份法”是最佳选择,将所有食物按
营养成分而分为谷类、蔬菜类、肉类、乳制品类、油脂类五大类,并将食物凑成一个整数(如50克大米、100克白菜、1只鸡蛋、1汤匙花生油……)作为一个“交换份”,以便在同类食物之间相互进行“交换”,达到饮食日日换新的境界。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食谱,我每天都按照“交换份”来进行合理的摄食,想吃一个馒头就应减少100克大米的量,想吃了胡萝卜的话,就用100克胡萝卜交换蔬菜类250克。是不是挺方便呵,既控制了血糖又满足口福。
糖尿病人增肥秘籍之
运动控制 饮食控制固然重要,但是运动更是不可忽视。谁都知道运动的好处很多:增强体质、减少
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更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适度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改善活力。但是消瘦型患者属于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最好少参加激烈运动项目,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而是应选择一些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如散步、慢跑、哑铃、打太极拳等。对于消瘦型的糖尿病患者,在有足够的能量的营养以及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适量的运动可增加肌肉组织的重量,也可使体重逐渐上升,甚至达到正常范围。
散步健身是调整代谢的天然
药物,具有药理学方面的意义,能促使肌糖原和血液中匆匆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稳定。我经常在晚饭后散步0.5-1.5小时左右,运动量适量,葡萄糖的利用率增大,代谢率增高48%,血糖可降低3.4毫摩尔/升,;用电脑时会玩得忘记
时间,长时间对着电脑会增加疲劳,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我下载了一个电脑提醒软件,设定每一小时就强制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我伸伸手、弯弯腰、举哑铃、做体操等锻炼身体10-20分钟,能充分地减少糖代谢时的胰岛不经消耗量,有益于控制糖尿病。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消瘦者糖尿病患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除了饮食与运动疗法外,我也注意其他方面的控制,如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发怒、刺激,注意睡眠的质量及时间。这些都是增肥的有效措施。
TAG: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