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气”出来的糖尿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5:10:24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
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
致病因素。不良情绪可以成为糖尿病
的诱发因素?
人们知道,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
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
岛素是胰岛组织中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
素,它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
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直
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植物神经的最高中枢的大脑边缘系统,包括大脑边缘叶、脑干、杏仁核、丘脑下部等。人
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
的功能,因而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
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将直接作用于胰
岛细胞β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
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
时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
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而诱发糖尿病,不良情
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主要限于中老年人,多因该年龄段者的内分泌功能的
减退,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因而不良心理最容易使中老年人发
生糖尿病,也不是说一般的情绪不良,就能导致糖尿病,只有强烈的刺激反复、
持久作用于机体,同时机体的胰岛细胞及使血糖升高的其他内分泌腺对上述刺激
又特别敏感时,才可能诱发糖尿病。
因而,作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中老年人,应当认识到不良情绪对健康
的危害,把控制不良情绪,作为预防糖尿病和某它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糖尿
病人来说,在控制饮食、接受药物治疗以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更应忌怒、戒
愤、远忧、以乐为本,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努力提高中枢神
经系统的平衡能力,这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和争取早日康复具有重
要意义;作为医生,在诊治糖尿病患者时,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把精
神调理和心理治疗作为控制患者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Tag:
上一篇:劝您千万别生气      下一篇:笑对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