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对抗肥胖,预防糖尿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5:13:03    

 

在临床上,糖尿病肥胖合并存在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都伴有肥胖,而肥胖不但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病危险,而且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疾病(心血管病、卒中和某些肿瘤)的发病危险。现在,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人正在遭受着糖尿病和肥胖的双重威胁,将这两者称为“流行”一点都不为过。

糖尿病与肥胖 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该因素是一个可控制和可纠正因素,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来获得改善。世界糖尿病联盟(IDF)主席Silink说:“只要减轻一小部分体重,就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危险。据估计,如果人群体重的增长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那么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糖尿病病例的发生。”

糖尿病发病危险可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同样,控制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中国的大庆糖耐量受损(IGT)及糖尿病研究和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等数项研究都证实,在糖尿病高危人群(如IGT)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即减轻体重的5%~10%)和增加运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在已经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中等程度的减重也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例如,糖尿病预防计划发现,在研究期间增加运动和减轻5%~7%体重(即10磅~15磅或4kg~7kg)的研究对象,其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降低58%。在那些已经罹患糖尿病的超重及肥胖人群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病危险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量。

肥胖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是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和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糖尿病和其他肥胖相关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AIDS所致死亡人数。

对抗肥胖,预防糖尿病 单单依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与这场声势浩大的肥胖及糖尿病流行相抗衡的。值此世界糖尿病日之际,IDF和国际肥胖研究学会(IASO)联合呼吁,应综合政府、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力量对抗肥胖和预防糖尿病,包括在卫生、交通、农业和财政等各个领域推动并实施环境政策,鼓励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政策决策者应该了解肥胖及糖尿病流行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多么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IDF副主席Williams说:“在对抗肥胖和预防糖尿病的有效策略中,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该问题的严峻性。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正在为了该目标而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着这能促进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IASO主席Bouchard说:“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首先应做到的就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决策者来说,其职责就是保证民众具有安全的运动环境、安全的交通环境,并为他们提供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和全麦食品等。虽然现在开始行动已经为时稍晚,但是合全社会、国家和个人之力,还是有能力来对抗肥胖和预防糖尿病的。”TAG:对抗肥胖糖尿病预防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