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5:27:5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和感染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病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能是混合的,由于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同时存在,改变了患者对自己足的位置、触觉、痛觉和温度的敏感性。足部皮肤容易受外伤或温度失调的损伤或感染。腿肌因神经病变发生萎缩变性,自主神经的损伤使足的皮肤干燥、无汗、易龟裂。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0倍。常造成双侧动脉闭塞性缺血,容易发生在膝盖以下的远心端,这种缺血不易形成侧支循环;硬化动脉易发生钙化,从而更无弹性;缺血部位容易感染,感染与糖代谢失控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溃疡,不易愈合。
糖尿病足部基础病变为溃疡和坏疽,常见于病程较长且血糖未理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可不同,局部可出现红、肿、热,血糖控制较困难,当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皮肤瘙痒、干燥、无汗、毳毛少,颜色变黑伴有色素沉着,肢端凉,或水肿或干燥;肢端感觉异常,包括刺痛、灼痛、麻木,以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可出现脚踩棉絮感;周围动脉闭塞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有肌肉酸麻、疼痛,间歇性跛行。继续发展可有休息时疼痛,大多局限在足趾或足远端,夜间平躺抬高下肢时加重,体位改变或下肢下垂后有所减轻。在晚期,发展到缺血性溃疡和坏疽,超过1/3的患者则需截肢;肢端肌肉营养不良、萎缩、张力差,易出现韧带损伤、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可出现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鸡爪趾、夏科(Charcot)关节等;肢端皮肤干裂,或形成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可出现足的坏疽和坏死。
糖尿病人足部检查
神经性病变的检查:脱鞋,认真检查足部,包括承受压力的突起部位、足趾之间、足及腿部的动脉搏动。利用直径不同的细尼龙丝来检查触觉,缺乏触觉的患者发生足溃疡的可能性很大。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从中可以看出您有无足部的压力异常或其他问题。有明显异常者应进行X线片检查。
缺血性病变的检查:当您出现足部苍白或发紫,休息时疼痛,有时伴有针刺觉异常,皮肤常发凉,有营养不良的改变如毳毛缺失和趾甲萎缩,足背动脉甚至腿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此时应进一步作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与足的动脉,测定踝肱指数。如果怀疑有严重的缺血或非创伤性检查发现异常,应行血管造影。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检查:局部感染可以有红肿、疼痛和触痛,但这些可以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尤其是有神经性病变的足。较明显的感染表现为脓性渗出、捻发音或深部窦道。可用探针检查并取标本作细菌培养,也可以拍X线片。
糖尿病人自我管理
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的特征为:有溃疡、穿透性足底溃疡和截肢病史者;间隙性跛行者;足部畸形,包括受压点胶质层增厚、爪样趾,平足;温度辨别、疼痛和(或)震动感消失(至少两者);有周围血管病变的证据。
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原则
①每日进行足部检查(可请家属协助),一旦发现任何破损或怀疑有皮肤颜色的改变应及时就诊。②禁止赤足行走(特别是在沙滩上)。③不要自行处理鸡眼和水疱。④每日换袜,细心选择合适的鞋,至少每周更换2次鞋,避免穿高跟鞋和长时间穿新鞋。⑤足应避免暴露于温度过高或过低处,以免烫伤或冻伤。⑥禁忌外用治疗鸡眼药或腐蚀性化学物质。
非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原则
①定期足部检查。②用锉刀修理趾甲。③停止吸烟。④血糖控制在最佳状态。⑤选择合适的足部穿戴。⑥每天检查足、腿有无裂口、红斑、癣菌感染,并及时处理。⑦小心洗足、擦干,足趾不要受挤压。进行常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足底压力异常是目前发现的形成足溃疡的常见危险因素,减轻足底压力是预防和处理足溃疡的关键。如下方法可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可分散足底压力的鞋垫;可避免足部缺血部位边缘受压的宽松鞋子;帮助缺血部位可拆卸的支具;可拆卸的充气性支具;减轻压力的足踝部支具;拐杖、轮椅等;足跟保护,卧床休息。
糖尿病人生活保健
变化体位,适当运动
经常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运动供血。尽量避免长时间两腿交叉而坐,避免远距离持重行走。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期卧床的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保护足跟部,足后跟长期与床接触受压,也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溃疡,应注意变换足部位置,也可加用柔软的足垫保护。每日适当运动,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要过劳,注意避免外伤。
科学洗脚
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轻轻擦干。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肤不易查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能很容易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坚持饮食治疗
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糖尿病足坏死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同时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要定时定量进餐,注射胰岛素者更应如此。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