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溃疡>

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便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24:54    

 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
的重要病症了,据法国的统计,在住
院病人中与便秘有关的死亡人数每年
达9万左右。不论男女老幼便秘的发生
率都比较高,其中以老年人更高,60
岁以上人群中便秘的发生率可达30%-
33%。若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
病、脑血管病人,发生便秘者几乎占
有一半。
  为什么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便秘呢?

  近年来,医学家们对血糖影响胃、肠道排空及肠道的运动愈加重视。研究发
现高血糖可减慢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因为,血糖可抑制正常人消化期
间移行性复合运动,降低胃窦部收缩幅度及减少频率,还可影响胃电的起波点,
使胃电节律紊乱。当血糖大于230MG/DIL较为明显,而血糖在140及175MG/DIL时则
对胃电节律不影响。

  66%的糖尿病患者有自主神经病变,有明显的迷走神经结构异常,如:神经
轴突脱髓鞘样改变、轴索萎缩、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等。因而,胃液分泌减少或反
应迟钝、排空延迟、张力下降或无力。所以,发生胃软瘫,而致使固体食物排入
十二指肠困难,同时也造成肠蠕动缓慢,导致便秘。

  在糖尿病的人群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年龄大的人由于神经、心理因素多植
物神经受抑制,使排便反射迟钝,膈肌、提肛肌、腹壁平滑肌群收缩力与消化腺
分泌减少,而粪便不如成年人柔软。另外,老年人牙龄又不好,吃含纤维素多的
食物少,吃药多,活动少,易发生排便困难。何况再加上糖尿病使胃、肠动力和
分泌的障碍,自主神经障碍,更易出现和加重便秘的程度。

  一旦糖尿病合并了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发生许多严重的并发
症,如:合并心、脑血管病时,便秘用劲排便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心脏猝死、肠
破裂穿孔,往往后果严重难以挽回。因此,对糖尿病人要备加关注便秘的问题。
把重点放在用药治疗便秘上,不如把重点放在防治便秘上。

  对糖尿病患者的便秘提倡综合措施,防止乱用泻药,以免因长期服用通便
药,出现依赖性,甚至有些人可发生黑便病。

  1.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肠蠕动。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报、要精神放松、张口呼吸排便。

  3.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脂饮食,多饮水可松软渣便。

  4.增加肠胃蠕动,可以揉腹、每日做收腹提肛运动,提高排便能力。

  5.药物疗法,因个体差异大,效果不同,种类繁多,最好求医确定治疗方案
后合理选用,不要自购乱服。

  6.中医中药,如四磨汤、六味安消、麻仁润肠、复方芦荟等,也有一定的疗
效。

  7.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便秘病人常常缺乏双歧杆菌,补充后,不仅调节了肠
道菌群,而且可以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有利排便。

  值得强调的是:必须很好地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方可有效。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