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腔疾病防治及病因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19 11:10:31    

 

     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糖尿病伴发口腔疾患的总发病率为83.37%,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3倍。这一结果提示,要把糖尿病患者作为口腔保健的重点人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加强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缺损的防治。这项对432名糖尿病患者的抽查发现,伴有口腔疾病的有376人,其中牙周炎的发病率为50.93%,牙龈炎的发病率为32.41%。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患病时间大于5年的患者组中,龋齿、牙周炎和牙缺失的患病率分别为64.71%、75.91%和67.19%,说明糖尿 病患病时间越长,口腔疾病患病率越高。
  
  糖尿病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及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相互影响。未得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低,给细菌的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常并发口腔疾病。常见的口腔并发症有蛀牙、齿龈脓肿、牙周炎、齿槽脓漏症、牙龈炎、腭部炎症以及齿龈、舌、粘膜面的糜烂等。临床上许多患者有口干,口腔烧灼感,牙龈肿痛和牙齿叩痛。牙周和牙齿反复发生感染,又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
  牙周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罹患率约是健康者的四倍多,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较易受到感染的缘故。牙周病会增加血糖的浓度,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引起的6大口腔疾病
  
  NO1:牙槽骨骨质疏松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全身性骨质疏松,部分患者仅局限于牙槽骨。发病初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周围的上下颌骨骨密度下降,牙槽骨嵴骨质吸收十分明显,部分牙齿松动,咬合困难,吃饭时咬合无力,吃东西嚼不碎,有些牙根暴露,牙龈萎缩。这一疾病需要进行内科和口腔科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磷类药物,清除牙石和牙菌斑,避免吃过硬的食物,定期进行牙齿保健。
  建议:为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可坚持做口腔保健操:早上起床后,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的咬合力,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其骨密度。还可以进行牙龈按摩,具体方法是: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轻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粘膜抵抗力。
  NO2:牙周感染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防护功能下降。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口腔有异味,个别牙或全部牙疼痛或压痛,严重者导致牙周脓肿,甚至发生牙齿松动或移位,这样会抵消降糖药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建议:这类患者的治疗必须先进行糖尿病的整体合理治疗,对高血糖代谢紊乱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否则容易引发血行感染。除非是牙周脓肿等应急处理,但应先给予抗生素,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待糖尿病控制后或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方可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另外,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患者应定期到口腔门诊进行局部消炎,牙周袋内冲洗、刮治、袋内局部上药。坚持每3个月至半年做一次口腔保健检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NO3: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尤其是牙槽骨嵴骨质吸收,常常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移位或错颌,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引起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呈多发性相继松动,并且进展较慢,但松动程度却逐渐加重。该病情一旦到了晚期,松动幅度相当大,牙槽骨嵴骨质吸收严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丧失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到容貌。
  建议:治疗牙齿松动越早越好,并且要进行综合治疗,松动的牙齿可以用夹板固定,将漂移的牙齿矫治复位,不可轻易拔除牙齿。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在高血糖得到控制以后,无明显酸中毒症状时进行拔牙,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较差,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NO4:牙根面龋 主要表现为牙龈萎缩,多颗牙同时龋坏,对冷热刺激敏感、疼痛。
  建议:出现这一症状,应在血糖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起牙髓炎及牙根尖周炎,使治疗的难度加大。
  NO5: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该病又叫鹅口疮。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婴儿或身体虚弱者容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颊、舌、上腭等部位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其周围有较窄的红晕,界限清楚。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腔炎症状。
  建议:出现这一病患,应及时用二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液含漱或涂沫。
  NO6:颌面疖痈 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降低,容易诱发颌面皮肤毛囊与皮脂腺感染,出现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鼻周围、上下唇“三角区”的疖痈,容易引起全身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海绵窦血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败血症、脓毒症等。
  建议:这一区域出现疖痈,不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都一定牢记不能随意搔抓、挤压、热敷或不恰当的切开。要到医院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积极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防治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口腔医师要与内科医师密切合作,进行全身检查,制定治疗计划。
  1.牙龋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充填龋球的牙齿避免病菌自牙髓根管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
  2.及时治疗牙龈炎、牙周病,有牙石应做洁治术,或牙周袋内壁刮治术、龈切除术、龈翻瓣术,局部经常涂以3%碘甘油,0.05%洗必泰冲洗等。严重糖尿病患者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待血糖控制后再进行口腔治疗。
  3.在门诊小手术及拨牙的术前准备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可疑糖尿病患者应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6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8.8毫摩尔/升以下,至少应在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用局麻药时要严格控制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操作要轻,防止创伤过大,术后继续口服抗生素2~3天。
  4.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一般手术大、时间长、局部创伤大,手术会给咀嚼带来不利影响。此时更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和查体,常规检查血糖和尿糖。术前已查出糖尿病的患者,应请内科医师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洁牙、龋齿及牙周病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应改用静脉输入胰岛素和抗生素。同时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患者有急性面颈部化脓性间隙感染和外伤者,更应遵循上述检查程序,逐步实施治疗计划。
  5.糖尿病易引发牙周病,而牙周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又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糖代谢,如血糖正常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其牙周炎的发病率并不高;相反,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则易伴发重度或难愈性的牙周炎。因为高血糖给牙龈下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且使牙龈组织微血管阻塞,牙龈对氧的利用率降低。同时,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可促进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感染,而这些厌氧菌恰恰是引发牙周炎的“罪魁祸首”。
  当出现上述情况且经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则应考虑是否已患糖尿病,因为只有血糖控制良好才有助于牙周组织疾病的预防;另一方面,牙龈化脓或感染也提示糖尿病控制不良。所以,当牙周组织疾病出现或加重时,不要因为肿胀、疼痛而随便拔牙或施行牙部外科手术,而应积极控制糖尿病。为了保证牙齿与牙龈健康,最好每年作2次牙科检查。作牙科检查时,应该告诉医生您患有糖尿病。另外,每顿餐后均应刷牙,并经常按摩牙龈,牙刷最好选软毛牙刷,并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一旦发现牙龈出血或牙痛应及时就诊。

Tag:口腔疾病 病因 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