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7 11:05:25    

      干细胞移植将不再是治愈疑难杂症的唯一选择,哈佛大学的基因研究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日前,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将特定蛋白质直接注入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成功地使普通胰腺细胞转化为可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这意味着医务人员今后可利用遗传转化技术,使人体自行修复损伤或是重新生成健康组织,治愈疑难杂症。

  成功转化细胞

  根据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科学家们激活了三个控制细胞变异的潜伏基因。十天内,胰腺细胞便停止了他们的正常功能——产生酶以促进食物消化,相反地,它们开始像β细胞一样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这一过程好比装载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将个人电脑升级为苹果机。

  该研究的合著者兼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合作主任道格·麦尔顿称,该方法同样可用于产生运动神经元细胞,治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或是用于心脏病患者以产生心肌细胞——简言之,它可以产生各种关键细胞,修复多种疾病造成的机体损伤。

  麦尔顿表示,研究人员可以成功转换细胞的状态,只要相邻细胞仍保持健康,便可修复损伤细胞。该技术在实验室的小白鼠身上已经获得了成功,然而若想将其应用于人类,仍需两至三年时间。原因在于,使用该技术治疗糖尿病之外的其他疾病须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首先得找出关键基因的正确组合,然后研究启动它们的最佳方案。

  这一过程即所谓的“基因直接重组”(directreprogramming)依赖于一个事实,即所有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的DNA基因。在细胞的成长过程中,某种未知的程序导致了不同基因的开合,从而产生肌肉纤维、神经元、心肌细胞等各种细胞。当某种细胞被损毁时,填补它们留下的空白并非易事。

  新技术回避伦理争议

  尽管如此,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再生治疗研究负责人帕特里夏·克利安认为,这项技术回避了一些复杂的伦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此前却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备受争议。

  在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干细胞身上寻求各种绝症的解决之道,因为它们可以自然生成新的组织,然后植入病人的体内。其中以胚胎肝细胞尤为关键。只须给予恰当的化学刺激,它便成长为任意一种细胞——尽管个中奥秘仍是无人能解。胚胎干细胞研究之所以备受争议,还在于它们来自于中途损毁的成熟胚胎。

Tag:胰岛素 细胞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