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2 16:53:41
病案介绍
曾经是一村之长的老李,今年50多岁,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没干什么活,却经常感觉累。胃口也不好,以前每顿能吃两三碗米饭,现在就是再好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而她老伴则总抱怨最近老李虽然饭量减了,脾气却长了,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她吵架。几位邻居也感觉老李最近精神差,爱忘事、反应慢。
几天前,儿子订婚,老李高兴,就多喝了几杯。没料到半夜之后,老李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呕吐不止。他老伴一边收拾老李的“残局”,一边埋怨他贪杯,可是没想到老李突然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这可把他老伴吓坏了,赶紧叫来儿子用三轮车把他送到县医院,经过一夜紧张地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老李被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昏迷时的血糖浓度最高达43.0mmoI/L医生怀疑老李已经患糖尿病一段时间了,多亏送来及时,否则生命难保。
专家解读
什么是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全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所谓“高渗”好比腌制黄瓜时大量的盐把黄瓜里的水挤出来一样,人体的细胞组织就是在高血糖的高渗状态下,因失水而影响生理功能,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发生。
发生高渗性昏迷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甚至昏迷。患者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 3mmoI/L,血钠高于145.OmmoI/L,血液渗透压高于350.OmmoI/L等。
高渗性昏迷的诱发因素
1.摄水不足 多为不合理限制水分者,如卧床病人、胃肠道疾患或昏迷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及不能主动进水的幼儿。
2.应激 高渗性昏迷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中暑等。
3.失水过多 如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的烧伤、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等。
4.高营养、高糖摄入 如静脉内高营养,不明血糖情况下大量滴注葡萄糖。大量服用高糖饮料,进行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5.药物影响 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苯妥英钠,口服大量利尿药物等。
诊治中的一些经验
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加强对高渗性昏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所在医院共收住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8例,其中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治愈出院。病例多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有的病例在体检时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监测餐后血糖,因此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直至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引起严重后果时才知晓。所以中老年人在做健康体检时,应该测餐后血糖。在对老年患者输入葡萄糖前,应监测随机血糖,如果随机血糖超过11.1mmoI/L,则不应输入葡萄糖溶液。对在病程中出现昏迷、低血压、尿量增多的患者,应考虑到高渗性昏迷的可能。中枢神经抑制程度往往与高血糖渗透压成正比,由于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易并发动静脉血栓形成,尤以脑部血栓为突出表现,导致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才有可能改变预后。总之,无论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应该尽量多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警惕各种诱发因素,避免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危险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