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胰岛素>

能够使用胰岛素的人群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6 10:32:53    

 
     病例
  
  王泽(化名)先生60多岁,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他自学了不少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还经常参加医院为患者举办的糖尿病健康讲座。最近,王先生的一个病友告诉他,注射胰岛素比口服药物好,不损害肝脏和肾脏,最好换成胰岛素注射。王先生有点犯难,虽说自己得糖尿病的年头不少,可平时都挺注意的,血糖控制得挺好,肝肾也没发现问题。再说医生也没有跟自己说起换用胰岛素的事。到底该不该换呢?
  陈平先生40出头,事业蒸蒸日上。近一段时间以来,总觉着体力下降,有些力不从心,体重从80多公斤降到了60公斤多一点,原来的“啤酒肚”小了不少。平时不爱喝水的他,现在手总离不开水杯,胃口也不太好。在家人一再催促下去了医院,检查餐后血糖为22.0mmol/L,尿液中有大量葡萄糖和酮体,那么陈先生需要使用胰岛素吗?
  李淑贞女士刚过50岁,6年前诊断的糖尿病,平时服用降糖药物,看病不规律。李女士觉得糖尿病治疗对自己约束得太严,也太“亏待”自己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还老得运动,累得慌。同时,她认为老吃药会把肾吃坏了。此外,平时饮食也不控制,别人吃什么,她也吃什么,不“亏待”自己。看病、吃药,有一搭没一搭的,忘得多,吃得少。前些天,李女士感觉眼睛不对劲了,看什么都不清楚,总觉着有东西在眼前晃悠。那么,她该换用胰岛素吗?
  
  解读
  
  像王泽先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王先生患糖尿病多年,自己很重视,定期去看病,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都控制得很好,肝肾功能也正常。所以,可以维持原有的治疗,没有必要换成胰岛素注射治疗。而陈平先生的诊断是“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需要住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理由是:陈先生虽然没有糖尿病病史,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但因血糖过高引起了糖尿病酮症,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临床上确实有一些患者像李淑贞女士一样,对糖尿病的危害很不重视,出了问题才来看病,比如眼底出血,肾功能下降,足部破溃、感染等,这时应该及时就医、看病,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
  科学研究证明,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眼底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等密切相关。不论是口服降糖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最好控制在6.5%以内,这样,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损害,则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常说,最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法,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治疗方案的制订也如量体裁衣一样,需要个体化。
Tag:胰岛素 人群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