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胰岛素的发展史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6 10:30:06    

        对胰岛素认识上的显著突破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1869年,德国医学生Paul Langerhans在显微镜下研究胰腺结构时,发现了以往未曾引人注意的细胞团散落在胰腺中,这些细胞团后来被命名为“Islets of Langerhans(朗格汉斯岛,即胰岛)”,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这些细胞的作用。20年后,奥地利两位学者von Mering和Minkowski通过研究证实,去除这些细胞,糖尿病随即发生。这种明确的关联性,使研究者们开始了用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的探索之旅。
  Banting是加拿大儿童医院外科医师,因为当时的医学对胰脏了解得很少,每当对学生们讲述胰脏和糖代谢的时候,Banting总是感到焦虑,心中无底。胰脏作为一种器官,兼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它的外分泌物是胰液,含有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它的内分泌物是由岛状组织细胞(即胰岛)所分泌的,这些胰岛散布于胰脏的外分泌组织中。Banting只知道胰脏与糖尿病有关,切除动物的胰脏会引发糖尿病昏迷等症状,一两周内动物必然死亡。他反复思考: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为什么与众不同,即不能转变为身体需要的燃料而加以利用,使之变成热能呢?一些有名的生理学家认为胰岛分泌的这种未知的内分泌物能调节糖代谢,使血液中的糖分保持一定的含量,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其中有一位性急的科学家给这种还未经证实的内分泌物起名叫“胰岛素”。但是由于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在提取液中破坏了“胰岛素”,致使人们始终无法得见它的“庐山真面目”。
  1920年10月31日,Banting在一次备课时突发了这样的灵感——结扎狗胰管;6~8周待其退化;将剩余部分取出进行提取。1921年春,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Banting关闭了诊所,辞掉了工作,对多伦多大学生理学系John J. R. McLeod教授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我只要10条狗,1名助手,做8周实验”。Banting与22岁的助手Charles Best将犬的胰脏取出切碎,用冰冻过的捣臼研细,加入冷Ringer液稀释,滤掉颗粒,制成了第一份粉红色的胰提取液。随后又发现,不结扎胰管使外分泌腺萎缩,用乙醇就可从胰腺内提取降糖物质。4个月后,胰岛素提取成功。而后,MacLeod和James B. Collip也加入到胰岛素的提纯过程中。
Tag:胰岛素 发展史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