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糖尿病瘙痒症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7 10:27:30    

        糖尿病瘙痒症是糖尿病皮肤病的一种,常发生于患病之后,也有一些于患病前发生。资料表明,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各种皮肤病,而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又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防治皮肤病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皮肤瘙痒可分为多发性与局限性两种,前者呈广泛性瘙痒,无原发损害,可同时发作,也可从一处延至另一处,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饮酒、情绪波动、温度增高、食辛辣厚味等,均能加重病情,常伴抓痕、血痂、皲裂、浸润及色素沉着;后者发生在身体某一部位,如肛门、男性阴囊、女性外阴,也可发生于头皮、面部、外耳道或下肢,其中外阴、肛门瘙痒可因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中医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是因为正气不足,风湿热毒浸淫,或因脾失健运、营血不足、湿毒滞留,以致瘀血内阻、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发。
  
  内服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
  
  1、除湿止痒:常伴身倦乏力、纳呆腹胀、胎腻或滑,脉濡。常用苦参、地肤子、白藓皮等祛风化湿、清热解毒的药物,同时脾健则湿易化,宜配合使用白术、茯苓皮、薏苡仁、山药、扁豆等健脾的药物。
  2、祛风止痒:常伴发热恶寒,或头痛,舌苔薄白脉弦。常用芦根、蝉蜕、薄荷等轻清上浮、发越外邪的药物。“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同时应配合使用养血、活血药,如丹参、赤芍、黄精、生地等。
  3、搜风止痒:顽固瘙痒者,多呈皮肤局限性干燥、肥厚、粗糙、苔藓样改变,且瘙痒剧烈,为风、湿、瘀搏结而成。常用祛风除湿药麻黄、薏苡仁、杏仁、羌活、独活、连翘、土茯苓、苍术、白术,同时加入具有搜风通络、化瘀止痒的虫类药,如乌蛇、全虫、地龙、蜈蚣、僵蚕等,研末冲服,直达病所。
  但要因人、因证制宜,以免发生药物过敏、中毒或生他变。
  4、宁神止痒:《黄帝内经》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若用疏风、散风、搜风方法治疗后痒感如旧者,应酌加养血安神、平肝熄风之品,如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石决明、生龙牡、珍珠母等。
  5、杀虫止痒:常见皮肤滋水较多、奇痒难忍者。宜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百部、鹤虱、贯众、槟榔等解毒杀虫的药物。
 可以尝试外用药浴
  
  常选当归、紫草、金银花、马齿苋各50克,苦参、白藓皮、地肤子、黄精、防风、荆芥、透骨草、土茯苓各30克,百部、川椒、白矾、蛇床子、赤芍、丹皮各20克,诸药相配,共起养血润燥、疏风止痒之功效。使用方法是:将上述中药置于瓷盆,放水5~10升,煮开后武火(大火)10分钟,文火(小火)20分钟即可。之后让患者先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再用药汤擦洗身体瘙痒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量可煮洗两天。皮肤破溃时忌用。
Tag:糖尿病 防治 中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