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3 09:14:11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为出现尿糖而被“误诊”为糖尿病,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是血糖而不是尿糖,尿糖阳性并非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引起尿糖阳性。
食后糖尿(也称“滋养性糖尿”)
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导致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超过肾糖阈而发生一过性糖尿,但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饥饿性糖尿
长期饥饿的人突然饱餐一顿,尤其是进食大量甜食后,往往尿糖会呈阳性。这是因为在饥饿期内血糖偏低,胰岛B细胞基本处于半休息状态,当突然大量进食后,胰岛B细胞一时不能适应,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和糖尿。另外,饥饿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可使糖耐量减低,也会促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
应激性糖尿
常见于急性脑中风、脑外伤、颅骨骨折、脑肿瘤、麻醉等。在上述这些应激状态下,有时血糖会暂时性过高,伴有糖尿。随着应激状态结束或麻醉药失效,血糖会恢复正常,尿糖转为阴性。
肾性糖尿
由于肾小管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下降),故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常见于妊娠期妇女、家族性肾性糖尿(又称“原发性肾性糖尿”或“良性糖尿”)、慢性肾脏疾病、遗传或获得性肾小管疾病等。肾性糖尿往往与某些肾小管缺陷有关,其特点是有糖尿而不伴有高血糖,患者无论空腹或饭后,任何一次尿液标本均含有糖,但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正常。
假性糖尿(尿糖假阳性)
通常测定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显色。尿中也有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葡萄糖醛酸、尿酸、维生素C以及一些随尿排泄的药物(异烟肼、水合氯醛、吗啡、洋地黄、噻嗪类利尿剂)等,当它们在尿中浓度升高时,也可以出现尿糖假阳性,称为“假性糖尿”。临床可通过特殊的葡萄糖试验加以鉴别。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