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3 11:05:54
立春“百草回春,百病发作”。春季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春季好比是个险要的“关口”,调摄不当,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相反,如果保养得当,高度重视各方面的保健,则能使病情稳定,平安度过“多事之春”。
早春变幻莫测的气候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考验。糖尿病患者受早春乍暖还寒的气候影响,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继而使血糖忽高忽低,病情加重,甚至容易诱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拥抱”春天应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感冒
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后血糖变化很大,原来已经控制良好的血糖水平会突然上升,不适症状随之而来。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很差,感冒后机体无力驱邪,比正常人更难治愈,病程延长到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感冒引起血糖上升后不易回复,一些并发症接踵而来,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造成难以逆转的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对于感冒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加预防。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并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由于寒冷的天气还没有真正过去,糖尿病人因末梢神经的病变,有时并不能精确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所以,不要急着脱掉棉衣,尤其要注意手脚的保暖。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故应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防止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春季应适量增加紫菜、苦瓜、山药、胡萝卜、洋葱、大蒜、黑木耳等食物的摄入。
调节情志
中医认为,若情志过激或抑制不舒,可表现为稍受刺激即生气发怒,怒则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旺灼伤阴津,则引起血糖升高。现代医学也证明,当情志波动时,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糖元释放,同时又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因此,患者自身要注意情志调节,特别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充分享受美好、温馨的家庭生活。但也要注意照顾方法,不要使患者感到自己不行了,加重思想压力,以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为准则。
春光行动
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里,可到郊外散步、踏青、临溪戏水或登高望远陶冶情操,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以疏泄肝气。实践证明,郊游或短程旅游,不仅能使精神情绪方面有好的改善,也能使血糖下降,病情得以好转。
注意起居
早春时节,冬寒未消,晚间早些卧床休息,早晨稍迟起身,等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早晨寒冷的刺激。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流畅,以实现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