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讲座>

百岁老人战“糖魔”日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6 10:15:07    

 

     初见百岁老人
  走进敬老院,许多悬挂在丝带上的彩色纸条映入眼帘,挂满了整个院子。每张纸条都用毛笔楷体写着谜语。穿过庭院,来到宿舍,我见到了百岁老人林敏。
  林老出生于1909年4月24日,患有糖尿病多年。她看上去很精神,穿着素雅大方,银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见我们来,很热情地跟我们握手。春天刚到,气温还有点冷,林老开了电暖器,关心地问我们:“还冷不冷?”
  我说明来意,她呵呵直乐,开起玩笑来:“我又不是名人,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你采访我,人家会笑话你的。哈哈。”
  林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风趣乐观。
  
  林敏被确诊为糖尿病
  林老有一个儿子,70多岁了,儿媳妇身体不是很好,为了减轻负担,她坚持住在敬老院里。
  确诊糖尿病的时候,医院检查出血糖高达26.0mmol/L。林老按照大夫说的,吃药和注射胰岛素双管齐下控制血糖。一个月以后,林老的血糖降低并稳定下来了。看着刚做完手臂手术的儿媳妇还要辛苦照顾自己,林老真是心疼极了,坚持搬去敬老院居住。
  儿子常常叮嘱林老:“妈妈呀,不要忘记吃药。”林老就乖乖的应着:“不会的不会的,服务员给准备饭的时候,我就开始吃药。”林老注射胰岛素一年多的时间,才换成单纯靠降糖药控制血糖。
  
  林敏在饮食上控制很好
  林老非常听大夫的话,她认为医学是科学,听大夫的话,对症下药,总是对的。她以前很喜欢吃糖,自从患糖尿病以后,知道糖果容易升高血糖,她平时就很少吃糖了。在饮食上也很注意,她坚信,不管得什么病,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大夫的话。
  她是南方人,以前常吃米饭,患有糖尿病以后,就常常吃些玉米面窝头当主食。饺子、面条、白面馒头、大米粥,现在都吃得比较少。
  敬老院的伙食很固定,早餐总是一个鸡蛋,配牛奶或豆浆。林老自制力很好,从来不贪吃。不吃肥肉,很少吃猪油。连红烧肉、肉丸子、油炸类食物通通都很注意。她吃东西坚持少油少盐原则,吃得很清淡。
  她骄傲地说:“我今年100岁了,但是我现在不缺钙,你信不信?”原来她家在福建,离海很近,小时候吃很多的虾和蛤蜊,现在还保持着吃这类海产品的习惯。
  林老的饮食绝招很多。她认为蒜是很好的食物,可是她不习惯大蒜的气味,不能生吃大蒜,就想着用大蒜泡醋来吃。现场教了一道“醋泡独头蒜”:在市场上买了独头蒜,切成小瓣,用陈醋浸泡着,加入少量的盐、味精和糖,密封2~3月,然后就可以拿出来当小菜吃了。可以用来预防感冒。她将她自己做好的醋泡独头蒜给我们品尝,笑着介绍说:“这个我连糖都没有放哟。”
  
  
  劝说其他糖友要健康饮食
  她还劝身边的糖尿病患者朋友:“平时吃药别马虎,按时吃药。更加不要去乱想,别自己吓自己以为得了这种病好不了,完了。如果这样,准完了。”乐观的林老说话的间隙,总是穿插着哈哈的笑声。
  有一次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买了一只烧鸡,一顿就吃了。林老就问:“你不是患有糖尿病吗?怎么一顿吃那么大的一只鸡呀?”对方说:“怕低血糖呀。”林老就指出他应该要听大夫的话,得病没关系,但是不要瞎胡来。
  
  长寿者必美德,美德者必长寿
  林老从小学习书法,至今每天早上都坚持练习,有时候一练就是两小时。原来刚进敬老院时看到的那些彩条谜语条,都是林老写的。
  她搬出她平日练习的字迹,好厚的一沓纸,布满各种毛笔字体。写的字很棒,有一本“般若波罗蜜心经”,工工整整地用曲别针别着。她说,这个是写了三个早上才写好的。她指着字迹给大家看,自豪地说:“怎么样?写得好吧?一个错别字没有。”
  林老对诗词很有研究。她珍藏着和朋友用诗词交流的笔迹,念出来,充满对朋友的怀念。有些词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念出来的时候,心情也伤感起来。她还专门在香港回归的时候做了诗词表示了一位爱国者心底最深的喜悦。她一边翻着自己写的诗词,一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态,那样给我们讲起了当年的故事,不知不觉时间就流走了……
  问起她写好字的关键是什么?她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写字的时候,想着要去跳舞或者想着昨天别人骂了我一句我要怎么骂回来……这样行吗?”边拍我的手臂边哈哈大笑。
  写字讲究一种心灵的境界。林老在多年写书法的过程中,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悟出了人生的深刻道理。她认为:“长寿者必美德,美德者必长寿。”
  这样好的心态,也是林老在抗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幸福的家庭温暖
  林老每月查血糖的记录中,除了春节期间血糖有点波动以外,其他都很正常。只是,向来听力和记忆力超好,她觉得有所退化了,就开始着急。医生出身的儿子对她说:“妈妈,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林老就乐了。  
  林老拿出一首毛笔写的词,是五绝。大声朗读出来,然后指着其中的字一个一个解释说:“这首诗的字中包括了我们一家10口人的名字,比如……”
  林老很想念家人,她指着窗台上一个和一位中年女人的合影说:“这个是我侄女儿,她来北京看望我的时候,我们去天安门照的……”
  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让林老感到幸福极了。
  
  书法诗词赠别
  林老以前学过太极拳,后来年纪大了,没有给我示范。现在,只有气温适合的时候,会到院子里来晒晒太阳散散步。但是,她的健康有目共睹。
  临走的时候,林老握着我的双手依依不舍,还赠送了一副亲笔书法给我做纪念。她积极乐观的生活、平和的心态、幽默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Tag:老人 日记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