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保健>

初诊糖尿病要保持身心愉悦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6 10:23:33    

         陶冶冶性,花鸟虫鱼总关情
  
  正确面对,积极治疗
  
  对待糖尿病要抱着科学的态度,既要了解它的危害性,重视糖尿病,又要懂得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从各个方面配合治疗:①泰然处之勿惊慌。“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确诊为糖尿病,就应对它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得糖尿病就如同感冒发烧一样,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就会痊愈,因而抱过分乐观的态度;有的人恰恰相反,过于悲观消沉,认为反正糖尿病无法根治,自暴自弃,因而产生忧郁、紧张、烦躁情绪。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非正规间断性的治疗是无益的:不积极治疗更是有害的。其实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正规治疗,病情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且长寿。②豁达开朗巧治疗。糖尿病需要定期监测,若病情有变化,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加以调整,以达最佳疗效。自行增减降糖药物或长年维持一个药量不变,一劳永逸式的治疗思想都是错误的。有的病人觉得定期监测太麻烦,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不适就不去医院复查,其实这是因小失大。
  
  平衡七情,身心愉快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感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外在情志反映,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但如果太过则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伤脾”、“恐伤肾”,都说明七情太过则易伤五脏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过度的忧思、悲愤、恐惧等不良精神刺激,可以使体内某些升糖激素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甚至出现某些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
  
  对症治疗,控制情绪紧张
  
  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内因、外因。内因多由病人自己引起,如有些糖尿病友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把糖尿病看得过于严重而紧张;有些人急于求成,病情没能及时控制好或病情反复,也产生紧张情绪;有些人看到其他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而失明,或下肢血管病变而截肢时,联想自己的前途,也忧心惆怅,倍加紧张;有些人则因为家庭负担过重而紧张等等。外因方面主要是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被别人理解等造成的紧张心理。
  针对以上情况,要分析产生精神紧张的原因,对症治疗。因为不了解糖尿病而紧张的,可通过学习糖尿病的一般常识,通过讲解宣传解除精神紧张。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较重并发症,则首先是因为病情控制欠佳,如果正规治疗,纠正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完全可以防止或适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病情控制稳定,身心健康是缓解家庭经济及子女思想负担的最好办法。而对外界因素引发的精神紧张,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为病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以解除精神紧张。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