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资料
根据1999年WHO
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观察60例2型糖尿病伴二级至三级糖尿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岁,糖尿病病程为5-20,平均病程为10年,合并
糖尿病足病程为3个月至8年。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6-18年,平均病程10年;合并糖尿病足病程为2个月至6年。
合并糖尿病病足的诊断标准(1)二级:足部有溃疡形成,深达肌层、韧带、骨及关节;(2)三级:深部溃疡感染,并有骨髓和或胧性窦道形成。
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予丹参冻干粉针剂(由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800㎎加入0.9%氧化钠注射液200m1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另予敏感抗生素静脉点滴。局部坏死组织清创及换药处理。
(2)对照组:予敏感抗生素静脉点滴,局部坏死组织清创及换药处理。
以上两组10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后开始下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以上两组患者根据血糖情况调节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及选择适合的胰岛素剂型以严格控制好血糖,使空腹血糖为≤6.5mm1/L,餐后2小时血糖为≤8.0mm1/L。
3 疗效标准
(1)显效:局部渗出及红肿基本消失,溃疡变浅。
(2)有效:局部少许炎性渗出,轻微红肿,溃疡变浅。
(3)无效:局部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统计学X2检验结果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足部溃疡及继发感染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一般包括三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免疫病变;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高血脂、微循环障碍,血液高粘及高凝状态的存在,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微血管内皮增生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一般分为两类: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通常见于双侧下肢特别的腘下动脉,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感染的第二大要素,仅次于缺血性皮肤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参与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早期发病机制,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及使是所有神经功能都受到损害,但通常是最小最细受压的足部神经纤维首先受损,糖尿病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将导致动静脉血管短路,组织灌注率下降,出现皮肤脂腺和汗腺功能丧失,大致皮肤干燥、鳞屑和容易皲裂,足部免疫力明显下降。丹参冻干粉针剂为高浓度高纯度的丹参制剂,其成分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丹参能增加周围血管的血流量,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及促进微血栓 溶解作用;还有改善末梢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加组织对缺氧环境的受性;另外其主要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素具有明显的要理活性,包括心肌保护、抑制血栓形成、神经保护、抗炎及增强免疫等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足部各种病理因素。
丹参冻干粉针剂通过以上保护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微血管灌注量、抗凝、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从而改善足部缺血氧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其溃疡局部的红肿渗出,促进溃疡愈合;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确切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