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已有2亿
糖尿病人,绝大多数没有得到规范化治疗和应有的照顾。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明显,目前国内最新的权威资料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有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的慢性病,具有“病程长、不传染、可控制、无法根治”等特点。
糖尿病诱发因素: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胰岛炎而致病,包括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玻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玻
2、肥胖: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玻
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玻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玻
4、妊娠:妊娠期间,雌激素增多,雌激素一方面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另一方面,雌激素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多次妊娠可诱发糖尿玻
5、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的竞争等,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糖尿玻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大部分人已熟知了,但在这些典型症状出现前,还有一些早期信号往往被患者忽视从而耽误了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一、经常感到疲乏、劳累。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患者经常会感觉两脚无力,易疲乏,腰膝酸软。
二、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进展较快,有时也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引起急性视力下降。
三、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
四、手、足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也有的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五、伤口愈合非常缓慢。因为血糖高,粘膜屏障作用减低,伤口不易愈合。
六、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疖肿及霉菌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尽管给予适宜的抗感染治疗,但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
七、男性发生阳痿,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
性功能障碍,以阳痿多见,据统计,糖尿病病人发生阳痿者达60%以上。女性常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往往在其他非糖尿病的情况下也可出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忽略而不往糖尿病上考虑,使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糖尿玻2型糖尿病常常是从这些不典型症状而开始的。有研究表明,在众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患有糖尿玻等到他们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时,其实他们已经得糖尿病数年了。
糖尿病的预防:
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危害、防治措施多懂一点。这样,就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预防糖尿玻
少吃一点:控制摄取总热量。主食、副食都要少吃。多吃蔬菜。
勤动一点: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体重不至过胖,犯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放松一点:指心理调节方面。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临床实践证实,只要患者注重自我控制,做到按时用药、常测血糖、控制饮食、积极运动,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其病情一般都能得到很好控制,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