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09 11:15:23
统计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其中,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情况非常普遍:初诊时两种疾病合并发生的就已占40%,而且这一数字会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加剧逐渐增多。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后果相当严重: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占70%;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后,死亡率会增加2—4倍。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虽然机率高、后果严重,但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是能预防的。
在生活方面,糖尿病患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自我保健;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适应生活和工作;参加体育锻炼,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戒除吸烟等一切不良嗜好,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在用药方面,萧新华认为应当有针对性,“血压高的患者要服用降压药,血脂高的患者要服用降脂药。但是有一种药,不论降压还是降脂都应该吃,那就是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常规预防药物,对全身血管都有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由于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作用卓越,阿司匹林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萧新华建议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天用量为75—150毫克。其中肠溶阿司匹林可减少胃黏膜损伤,是长期服用的最佳剂型。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一次口服阿司匹林5毫克以上,就能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种作用随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当剂量增加到100毫克时,血小板聚集效应基本受到全面控制。
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1或2型),如果年龄大于40岁,或合并以下危险因素之一者,也应该长期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蛋白尿。年龄在三四十岁的患者,如果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也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