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胰腺病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28 14:07:19    

 

    糖尿病患者全身很多脏器及组织均可发生病理改变,但其病变性质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为糖尿病所特有的生理病变,有些则缺乏特异性。就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来说,病理改变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1) Ⅰ型糖尿病的胰腺病变

    在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IDDM)患者中,胰腺常有明显的病理改变,β细胞数量仅在正常的10%以下,多伴有胰小岛炎。主要病理改变有:

    ① 胰小岛增生肥在:此系另一种较少见的重要改变,多见于病程短或新发病的患者。胰小岛细胞增生,甚至肥大,直径超过300~400μm。细胞较大,外形规则清晰,核较大。颗粒染色后观察,小岛主要含有具有流行性的β细胞,颗粒几乎全脱去,也含有α细胞。为“蜜月期”病情缓解的表现,数年后病情加重时β细胞可几乎完全消失。

    ② 胰小岛萎缩:此为Ⅰ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细胞皱缩,呈条束状而变窄。萎缩的小岛细胞形态较小,核致密,胞浆少。此类皱缩细胞尚能分泌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激素,但很少分泌胰岛素。

    ③ 胰小岛炎:50%~70%的Ⅰ型糖尿病口才,尤其是得病不久后死亡的儿童,常可见有胰小岛及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为胰岛炎(insulitis)。由此提示自身免疫反应系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④ β细胞空泡变性:主要见于本病的急性型,特点为细胞浆变空,光镜下未见颗粒或其他细胞器。主要由于糖原子核沉着所致,并不造成β细胞永久性损伤,属可逆性改变。

    (2)Ⅱ型糖尿病的胰腺病变

    在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患者中,胰岛病理改变较轻。主要的病理改变有:

    ① 玻璃样变:为Ⅱ型糖尿病胰小岛最多见的表现。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近半数有此改变,并承受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明显。在同一年龄组中,胰小岛玻璃样变的程度在糖尿病人较非糖尿病人更为明显。玻璃样物质含有无定形的无细胞物质,多见于小岛细胞和小岛毛细血管之间,在组织学上和淀粉样变相追认,电镜下系相互交织的小纤维组织。

    ② 脂肪变性:糖尿病患者约半数有胰腺的脂肪浸润,而在非糖尿病人则为多见。脂肪分布呈灶性,常伴萎缩或腺泡间质纤维化,脂肪多见于胰腺小叶的分隔中。

    ③ 胰腺纤维化:也为在糖尿病胰腺中最常见的改变之一。纤维化的程度承受年龄而增加。主要有腺泡间纤维化和小叶周围纤维化两咱类型,以前者多见。纤维化主要和动脉硬化有关。在有腺泡间纤维化的患者,约80%均有动脉硬化。

    另外,在病性不稳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时也可发现胰小岛炎性改变。而在少数急性起病,病程短的患者中,又可见到β细胞空泡变性,可能由于β细胞内糖原沉积所致。
 

Tag:胰腺 病变 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