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治疗法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04 09:35:04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截肢率和致死率,治疗费用不断上涨。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激增,有医学专家估计大约15%的糖尿病患者将或早或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防治显得更为迫切。

  分为四个阶段
  
  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规范尚未形成,很多医家都在不断地摸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通过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观察与临床实践,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虚实夹杂的复杂病证,其发展过程存在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过程。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气阴两虚、皮肤失养证,表现为肢体乏力、易疲劳为主症,足底异样感觉,可见皮肤瘙痒、干燥、脱屑、或有汗毛稀疏、脱落;继而是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以肢体麻木、疼痛为主症,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刺痛或灼痛,走一段路后出现腿部不适,或者夜里睡觉时也出现疼痛。皮色或紫暗有瘀斑,汗毛脱落;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虚血瘀、脉阻阴疡证,以皮肤溃疡或干性坏死为主症,肢体营养状况下降,并可见肌肉萎缩,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最终形成湿热瘀阻、脉闭筋骨毒腐证,以下肢或足部溃破见稠脓为主症,或深及肌肉筋骨,局部可见红肿,疼痛难忍,脓腐恶臭。正确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辨证用药,阻止疾病转变,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重在预防
  
  中医自古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出现下肢病变时就要积极预防。既病防变是指出现了下肢病变后,通过积极的治疗,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的关键一是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情况;二是对已经出现的下肢病变进行合理的治疗。我们呼吁对未发现下肢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周围血管病医生更关注的是患者有没有动脉硬化,下肢的血管病变了没有,做必要的下肢血管检查。对已经出现下肢病变的患者要制定系统合理的治疗方案,建立危险因素评估体系,要求患者坚持治疗。
  
  
  发生足溃疡怎么办?
  
  对于出现溃疡的患足,更要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如对于脓腐较多,创面湿烂臭秽,多用清热解毒、祛湿托脓的方法,外用药物以祛腐为主,同时根据整体治疗的情况,适时清创,清创则又有“蚕食法”和“鲸吞法”之分。而后期创面脓腐已去,新肉不生,创面苍白,则应用益气养血生肌法及相应的外用药制剂;若出现创面紫暗,则应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由于目前市售的专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用药物缺乏,医院多开发研制了院内制剂,这些,均应在整体辨证治疗的情况下正确选用。
 

Tag: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