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15 17:18:43
介入治疗的三个发展阶段
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单纯球囊扩张术、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最初始发于20世纪70年代单纯球囊扩张术,医生使用球囊在血管病变处扩张,没有任何支撑物,但由于血管弹性回缩原因,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属支架诞生了,被堵塞的狭窄血管用支架支起,避免了因血管弹性回缩引起的再狭窄。但是人体内的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外来支架”,它们奋起抵抗,结果造成了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再狭窄率依旧高达20%~30%。
作为介入治疗发展的里程碑,2002年美国首次推出药物涂层支架——“心扉”,史无前例地将术后再狭窄率降到5%以下,显著提升了患者术后生存率。且能够长期维持疗效,大大降低了原部位的反复发病率,从而避免了患者的二次甚至三次痛苦。
如何预防“再狭窄”
经大量实验证实,介入治疗术后0-3个月是再狭窄形成的高峰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避免再狭窄的发生,则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率会非常低。药物支架(Cypher)在术后3个月内将表面覆盖的99%的药物释放完成,在最关键时刻阻止了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且不对正常细胞有任何影响。几年来,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都证实了强生药物支架(Cypher)这一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卓越的应用效果,被全球专业医师推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金标准”。
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既然介入治疗技术这么有优势,同时又有了这么出色的医疗 器材,那么身为美国前总统的克林顿为什么没能应用呢?这也正是要提醒患者的,克林顿因为没能及早发现冠心病问题,而错失介入治疗机会,等发现疾病,想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心血管系统的状况已无法支持微创介入治疗,而不得不进行外科开胸搭桥手术。因此,如有任何不适感觉,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配合医生积极地进行治疗。
什么是介入治疗
简单来讲,介入治疗就是不用开胸,只需将一根极细的导管从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处约一颗米粒大小的创口中插入,并在X线监视器的指导下,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支架由导管送入冠状动脉,支架可以撑开患者阻塞的血管,使冠脉血流恢复通畅,整个过程只需几十分钟。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