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3-17 11:33:07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奥妙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发病都是因为缺少锻炼而身体发胖。长期的工作学习压力使许多人养成了“窝居”的习惯,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他们不但不承认运动的功效,反而会误认为运动会升高血糖,加重病情。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运动不但不会使血糖升高,反而有益于控制血糖。在运动的过程中,集体由于能量的消耗,血糖会有所降低,并且胰岛素的作用也会大大提高。运动中脂肪也会被不同程度地消耗,肥胖的患者体重会有所下降,相对的肌肉组织成分增加。另外,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在血管中的运动,增强心脏及呼吸的功能。还能加强骨骼的坚韧性、放松心情和增加体力。所以运动可以说是增进身心健康的法宝。究竟运动对患者来说有何重要意义呢?专家给出如下解答。第一、运动首先对糖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可以使糖尿病人思想开朗、精神愉快、肌肉发达、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增强抵抗力,还可以增进全身新陈代谢,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第二、运动可以减肥,因为肥胖时,脂肪细胞对内生性(即人体自己产生的胰岛素)和外源性(注射的胰岛素)胰岛素不敏感,从而促使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因此在饮食治疗基础上,应进行医疗体育锻炼或定时作些其他活动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减肥后许多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使血糖下降,所用降糖药物明显减少。第三、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并减少胰岛素需要量。体力活动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一方面是因为肌肉收缩能引起局部缺氧,使肌肉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在肌肉活动时肌肉会产生类似胰岛素作用的物质,促进细胞对糖的摄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任何运动都会有积极的效果。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参加户外有氧运动,以全身性运动最理想。在无并发症和其他疾病禁忌的情况下,一般的体育活动均可参加,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耐力选择慢跑、快走、游泳、骑车、跳舞及篮球、乒乓球等各种球类运动。但不宜参加潜水等特殊运动,这是因为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万一发生低血糖反应不能及时得到救治,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同时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到一些问题。要根据自己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有无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运动的强度。从医学角度来说,最佳运动强度是运动后的心率数达到170减去年龄的差值(170减去年龄),一般来说,达到出微汗的程度最适宜。切忌活动太尽兴,过度疲惫,引起身体内环境的紊乱。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