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中医糖尿病>

中医治糖尿病重在整体调节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12 10:14:21    

 中医治糖尿病重在整体调节
1.葛根粉粥:葛根30克切片,磨成淀粉,与浸泡一宿后的粳米50克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适应证: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浑黄,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2.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将生地黄汁加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一至二次。
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适应证: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2、运动首推太极拳
冯志海说,古人早就认识到,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动中有静、劳逸结合,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规划中。
“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都是比较合适的运动。尤其是太极拳,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冯志海说,但均以“不疲劳”为度。
3、调节情绪很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情绪有一定关系。糖尿病患者要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中医认为,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养生讲究顺自然
冯志海说,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强调顺乎自然以养护正气,主张春防风,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病人要学会自我调护。”冯志海说。但自我调养绝不等于乱服或长期服用滋补品,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实证,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Tag:重在 糖尿病 调节
上一篇:中医秘方抗血糖      下一篇:哪些糖尿病适合看中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