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中医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病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5-13 09:01:2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病案
  彭某某,男,53岁,一机关公务员,2008年7月2日初诊。患者诊断为“糖尿病”约1年,现口渴多饮,食欲旺,小便频而量多,夜间即要小便3~4次,大便日2~3次,质溏而不爽,烦热喜汗,皮肤瘙痒,体型魁梧而肢体困乏,舌质偏红苔黄而干,脉细数,近查空腹血糖15.6mmolL,今早餐后约2小时查血糖21mmolL。辨属脾虚胃热,液耗津亏。予健脾输津、清胃润燥法加减,方药:黄芪、太子参、生石膏(先煎)各30克,山药25克,玄参、葛根、土茯苓各20克,苍术12克,麦冬15克,知母、淡竹叶各10克,黄连、法夏各6克。嘱先服10剂,若有效,即在当地原方配药续服。8月6日患者来复诊,上方已连续服用30剂,自我感觉很好,烦渴多饮、尿频量多诸症明显改善,大便成形日一次,皮肤已不瘙痒,精神健旺,心情愉快,舌红苔薄白,脉细。空腹查血糖:7.9mmolL,已趋于正常。上方去土茯苓、淡竹叶,黄连改为3克,续服21剂后,查空腹血糖:6.1 mmolL。

  糖尿病预防与调护
  1.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在根据体重及劳动量制定每日摄入总热量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均衡安排每日3~4餐的饮食,其中糖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质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忌食各种糖类食物及其制品。成人理想体重的简易公式:体重(Kg)=身高(cm)-105。
  2.坚持有规律的运动锻炼。运动的方式和强度,要因人制宜,循序渐进,贵在持之以恒,运动的时间最好安排在餐后1小时进行。
  3.对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和有效的治疗,要严密警惕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预防和治疗。

Tag:病案 中医药 糖尿病
上一篇:如何才能战胜糖尿病?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