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中医糖尿病>

中医论治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29 09:53:02    

 

    中医论治糖尿病并发症
    痰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日久可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更加重痰的形成,使病变日渐加剧,最终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形成。
 
    疾病专题--糖尿病
  痰邪挟瘀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或痰阻邪着而不行,则变证丛生。
 
  若痰阻于肺,可见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出现咳嗽、咯痰等症;若痰阻于心脉,可见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表现为胸闷、心痛、口唇紫绀,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若痰阻于经络,蒙蔽清窍而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志昏迷,可见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若经脉痹阻,血不归经,则见于合并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若经络失养,不通则痛,则见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表现肢体麻木疼痛。若痰浊上蒙清窍,可出现合并高血压之头晕、目眩等;若瘀血内停,痰湿泛溢肌肤,可见并发肾病而出现水肿等。
 
  由此可见,痰瘀互结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极为密切,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祛痰降浊 标本兼治
  糖尿病并发症与痰有密切的关系。阴虚证是消渴的一个方面,而痰证则为另一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关联,可以使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更趋合理与完善。痰的形成,一则直接耗伤阴液,二则痰郁化火也耗伤阴液,更有痰浊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皆使机体不得濡养,病发消渴。痰既为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以致病势日进,顽固难解。以前单用清热益阴之法治疗此类型者,尤如扬扬止沸,是只治其标,痰邪不去,燥热未除,阴津何复?如能釜底抽薪,以祛痰降浊为主,结合清热、滋阴、活血等,则为标本兼治之术。笔者经临床观察验证,依此法治疗切实行之有效。
 
  常见证型和治法
  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上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化痰祛湿、降糖降脂之法,以图治病求本。

  痰浊中阻:患者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痰涎,脘腹满闷,形体肥胖,气短乏力,肢麻,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濡滑,血糖增高,血压正常。治宜燥湿祛痰,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生姜各15克,茯苓25克,泽泻50克,大枣4枚,紫苏20克。
 
  痰热内扰:患者头晕,心悸,失眠,烦躁,大便干,口干渴不欲饮,形体肥胖,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血脂血糖增高。治宜清热化痰为主,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半夏、陈皮各15克,竹茹、枳实各20克,甘草15克,赤芍、白芍各20克,炒枣仁30克,知母20克,生地50克,枸杞25克。
 
  气虚痰阻经络:患者口渴多饮不显著,四肢酸软无力,形体肥胖,头晕肢麻,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血糖增高,血压正常。治宜益气化痰,活血通络,参芪温胆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5克,半夏、陈皮各15克,茯苓25克,枳实9克,苍术、竹茹各12克,生山药20克,麦冬15克,鸡血藤、丹参、花粉各30克。

Tag:并发症 糖尿病 中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