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病因>

糖尿病病足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05 14:16:2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难治性继发疾病,患者在晚期往往面临着截趾、截足、截肢的悲惨结局。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罹患糖尿病10年后,病程超过20年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可达到50%。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四千万至六千万人,其中10%-50%会逐渐发展为糖尿病足,足坏疽的发生率约为0.9%~1.7%,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坏疽者约占2.8%~14.5%。有资料分析,近10年来,坏疽病人占糖尿病门诊总人数的2.42%,比1980年增加了6.7倍;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比1980年增加了5.7倍。这意味着我国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要比非糖尿病人高20~30倍,50岁以上者高达40倍。 
   
      糖尿病人足部病变通常与三种主要因素有关,即神经病变、循环障碍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此外,足部的变形和损伤还会促使有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的足,出现溃疡和感染。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阐述
     1、神经病变发生在糖尿病足病变的早期。是糖尿病病足溃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的内附肌无力,形成典型的弓形足,跖骨和足跟下的脂肪垫萎缩,局部压力增加,糖尿病足部溃疡90%发生于受压最大的部位。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触觉、痛觉和温觉等保护性功能减弱,特别是无痛性神经病变是引起溃疡最重要的原因。由于神经病变使病人对损伤的感知能力下降,常常有病并不知道,直到最后去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恶化了。还有交感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改变,动静脉血管短路,组织灌注率降低,在足部表现为汗腺功能减弱或丧失,使皮肤干燥和皲裂等。

    2、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糖尿病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动脉管腔狭窄并容易形成血栓,微循环中血流减少,在股深动脉远侧与膝周围动脉间,形成侧支循环的代谢功能减弱,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患者表出肢体缺血的临床症状,如间歇性跛行、足下吹时呈紫红、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感觉疼痛,症状发展为严重的疼痛和静息痛、皮肤薄而亮、很容易受到损伤,可能伴有毛民稀疏,指甲增厚。

3、抗感染能力降低。糖尿病人感染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往往加重感染的程度,而多数感染不易发现,常常没有发热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出现不易控制的高血糖和发热。糖尿病足造成的足部变形,诸如槌状趾、拇囊炎和跖骨紊乱,在糖尿病人群中特别显著。神经病变使得足部长鸡眼、胼胝、水泡和溃疡的几率增加,使足塌陷和变宽,这种有害的情况通常有持续的肿胀和发红作为预示,轻到中度疼痛,无法穿平日穿的鞋子,处置不及时可导致严重感染。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