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好血糖的重要性,但看似比较简单的事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糖友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好,看看是不是以下这些原因!
1合理膳食了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有的人认为吃降糖药了就不用控制饮食,大吃大喝,甚至大量饮酒。还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控制饮食,生活就没有质量了。要知道,热量摄入超标同样使血糖升高。其结果必然是血糖长期居高不下。
2坚持运动了吗?
不管是什么原因,您最近是否运动时间减少了,或者有几天没有运动了呢?运动是一剂免费的降糖药,如果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降糖效果也会打折扣的。运动降糖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定期检查身体了吗?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糖尿病友需要定期细致的检查,全面了解身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因为很多疾病是自己无法感知的,或者能够感知时已经很严重了,依靠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4是不是压力太大?
心情抑郁和压力过大对血糖的影响非常“隐蔽”。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症的风险比常人高两倍,二者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血糖便难以控制。因此,家人如果发现异常,应提醒患者积极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
5用药正确吗?
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作用高峰期和作用时长,按照医嘱规律用药,才能保证药物在24小时内稳定发挥作用。如果你没有按时按量吃药,血糖控制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6最近熬夜了吗?
熬夜会让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抑制胰岛素分泌;此时人体的升糖激素水平也会升高,如肾上腺素等,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病友每天需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11点前入睡。
7是不是急于求成了?
2型糖尿病可能伴随患者一生,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很多患者急于求成,一旦短期内不能立竿见影就可能放弃治疗。因此,调整生活习惯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循序渐进。
8最近心情好吗?
胰岛素的分泌除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在生气、焦虑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你会感觉到心跳加快、浑身发热,这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兴奋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
9治疗方案该换了?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不是一个处方用终身。如果你用尽洪荒之力,血糖还是控制不好,一定记得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妨从以上方面找找原因。
推荐阅读:糖尿病人吃馒头好还是大米好?哪个升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