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网站!

导医在线预约
快速血糖输入自查
  • 空腹血糖  : mmol/L
  • 餐后2小时: mmol/L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家集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为一体的....... [详细]

崔极贵

主任医师  教授

简介

毕业于中国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详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血糖治疗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来自: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     时间:2012-03-05 13:55:11     点击: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指出,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说,1型糖尿病虽然只占糖尿病不足一成的人数,但是相对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早期并发症更为严重,因为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时间早,病情急,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是可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的,所以,患者以及家属都应重视1型糖尿病的预防以及治疗。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

  1、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1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多在发生急性感染、延误诊断、过食或中断胰岛素治疗时均可发生,年龄越小酮症状中毒的发生率越高。糖尿病新患者以酮症酸中毒起病时可误诊为肺炎、哮喘、败血症、急腹症和脑膜炎等,应予以鉴别。

  2、低血糖:

  1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往往有低血糖症状,一些患者是在用胰岛素治疗后发生低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多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能按时进餐,而另外一些是在午饭或晚饭前有低血糖反应,表现为严重乏力、多汗、颤抖 、心悸、思想难以集中,有异常饥饿感,饮食后才能缓解,这是由于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素。1型糖尿病早期,由于患者胰岛素释放迟缓,其高峰后移落到进食之后,就出现了低血糖征象。患者低血糖严重时可发生昏迷甚至惊厥,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反复低血糖发作可产生脑功能障碍或发生癫痫。

  3、皮肤瘙痒:

  1型糖尿病在确诊前有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皮肤疾患,多数易生疮害疖、四季皆可发生。皮肤表面常有难 以根治的体癣、股癣及外阴瘙痒等。女性的外阴或肛门部阴瘙痒更为多见。这是因为内分泌紊乱使皮肤抵 抗力下降之故。

  4、神经病变:

  1型糖尿病的神经损害主要是和周围神经与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有关,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病程长者,可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及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也可受累如脑萎缩等。

  5、视网膜病变:

  1型糖尿病大多于病后10~15年合并单纯性非增殖型视网膜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密切关系。轻度的视网膜病变可随血糖的控制而好转。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是微血管病及新生血管形成。眼底可见水肿,渗出,絮状斑,微动脉病及出血,也可有黄褐病变。

  6、白内障:

  1型糖尿病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后5年致盲率为50%左右。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内多元醇代谢亢进,造成山梨醇蓄积,使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此外,高血糖所致的非酶糖基化反应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壁细胞损伤,形成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也有少数患者可发生白内障。

  7、骨关节病:

  骨关节病变的主要表现为骨矿物盐减少,骨密度减低,掌骨X线皮质变薄,其原因不明。高血糖时肾小管钙和磷的重吸收减少,可能是骨矿物质减少的原因之一。另一表现是关节活动受限,双手手掌不能合龙,但多无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胶原组织的糖基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8、肾病:

  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起病早的患者,可伴有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与病程有关,5~9年者,约为8.0%,10~14年为25.2%,大于15年者为33.8%,病变以肾小球轻度增生为主,引起弥漫性及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测定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20~200ug/min)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出现临床蛋白尿(大于0.5克/24小时)甚至是肾功能衰竭。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关于糖尿病治疗的问题,您可以直接在成都糖尿病网在线咨询或拨打专家热线:028-87349370;如果您想早日治疗糖尿病,可以马上预约挂号,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权威专家为您亲诊。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版权所有
ICP备案信息:蜀ICP备1302349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锣锅巷街122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