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9200万,还有15%的人口处于糖尿病前期。对于患者来说,血糖控制不佳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多损害,比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足部溃烂导致的截肢,甚至死亡。如何防治糖尿病?患病之后如何控制病情?
营养干预 辅助降糖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后,就对饮食有了恐慌,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因此,患病后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导致营养缺乏;还有一些患者认为,治疗糖尿病很简单,只需饮食控制和自我运动。但医学专家认为,防治糖尿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还要把医学营养治疗(MNT)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
医学营养治疗在国内是一个新概念,但在美国,医学营养治疗已经被医学界广泛认可。医学营养治疗作为一整套的治疗方式,旨在配合药物帮助患者全面改善身体状况。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习惯在晚上加餐,那么医学营养治疗就会让患者把加餐换成医学营养品,帮助其控制好每天的热量摄入。
监测血糖 调节血脂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医学营养和药物结合治疗之外,了解自己的血糖值也是糖尿病友每天必做的功课。为了更好地监测血糖值,糖尿病患者通常都通过血糖仪进行自测,一款方便快捷精准的血糖仪可以帮助自己随时了解血糖情况。《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自我血糖监测提出的建议是,病情严重者每天要监测4次至5次,稳定时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每天最多可以监测5次,达到控制目的后每天监测2次至4次。
自我血糖监测是一个监测手段,反映血糖的随时变化;也是一个指导手段,指导医生和患者及时根据血糖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它还是一个教育工具,给患者带来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对血糖影响的直观感觉,了解这些措施对个人血糖所带来的变化;此外,对于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还可发现低血糖的趋势,避免发生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