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蔡梦茵等联合5位外国专家在《柳叶刀》杂志上发文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多面性疾病,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不能简单地将其分为1型和2型。(Lancet. 2014, 383: 1084)
翁教授等指出,过去30年里,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都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如今,肥胖儿童越来越多,2型糖尿病也成为常见儿童糖尿病类型。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的速度比成人更快。对于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通常需要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和酮症酸中毒来鉴别1型和2型糖尿病。
专家表示,体重正常、胰岛自身抗体阳性、10岁以下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可直接诊断为1型糖尿病。但约20%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检测到酮症酸中毒;部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自身抗体(青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随着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增多,青年发病的成年糖尿病(MODY)的诊断更加困难,因为发病年龄是其诊断标准。
曾经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专家们强调,肥胖无法作为诊断依据,但可用来排除2型糖尿病,即不伴超重和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基本可排除2型糖尿病。近年来,成年糖尿病患者还出现了一些兼具1型和2型糖尿病特点的新亚型,包括酮症倾向型糖尿病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转自:医学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