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并且糖尿病肾病是分期的,每个期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那么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分为几期呢?下面来看看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的介绍吧。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分为几期?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说,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分为五期,其具体如下:
糖尿病肾病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约150ml/分),肾体积增大,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及内压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正常。经适当治疗可恢复。
糖尿病肾病Ⅱ期:即正常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高,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小于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运动或应激后排泄增加,祛除诱因后恢复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血压多正常。
糖尿病肾病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大致正常,尿白蛋白排出率持续高于正常(20-70微克/分或70-200毫克/24小时),血压轻度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明显增加,已有肾小球结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及小动脉玻璃样变,并已开始出现肾小球荒废。这一期患者血压轻度升高,降低血压可部分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
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持续大于每24小时0.5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严重者尿蛋白大于每24小时3.5克,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压,往往伴不同程度的氮质潴留和糖尿病眼底病变。肾小球基底膜进一步增厚,系膜基质进一步增加,肾小球荒废。
糖尿病肾病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蛋白排泄量因肾小球荒废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毫升/分钟,伴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水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贫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和高血钾,可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
患了糖尿病肾病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采用动态双C疗法治疗糖尿病,使西南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糖尿病动态双C强化疗法是国际糖尿病治疗监测领域的新突破,动态双C 疗法主要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动态胰岛素持续注射系统(CSII),(简称双C),将这两种技术联合运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被国际上称为双动态C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