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14:21:11    

  张大爷年逾六旬,有十多年的2型糖尿病史。两年前,因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改用胰岛素治疗。前不久,因为随旅行社到外地旅游,担心在外注射胰岛素不方便,就擅自把胰岛素给停了,改用口服降糖药。旅游期间,张大爷自觉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加重,全身无力,没有食欲,旅行尚未结束就提前回来了。到家以后,张大爷病情加重,恶心、呕吐、头疼、嗜睡,随即被家人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医院及时救治,张大爷才得以转危为安。事后,医生告诉他,这次之所以出现酮症酸中毒,就是因为擅自停用胰岛素所致,那么,酮症酸中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内有足够的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并获得能量,不需要动用脂肪。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时,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在此过程中生成一类酸性代谢产物——酮体—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种成分),大量酮体在血液中聚积,超过机体调节代偿能力,血pH值逐渐降低,致使机体发生酮症酸中毒。与此同时,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血糖利用障碍,持续严重高血糖,大量糖分从尿液中排出并带走大量水分及电解质,因此,病人往往存在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病情严重发展的结果,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因酸中毒导致昏迷以至死亡。血酮体潴留及脱水是酮症酸中毒的两个主要病理变化。

  简而言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所致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临床上,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尿酮体阳性,血PH值≤7.2,便可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1、口渴、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较前加重;2、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3、严重脱水者可出现皮肤干燥、眼球下陷、尿量减少、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心竭休克;4、伴有酸中毒者可出现头昏、头痛、深大呼吸、呼气带有烂苹果味、嗜睡、烦躁,严重者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张,酷似阑尾炎等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诊被准备实施手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报警信号时,要尽快去医院检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血清中的各种电解质,以便及时确诊,妥善治疗。

  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凡是能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情况均能诱发酮症酸中毒,主要的诱发因素包括:①急性感染;②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③饮食不当或胃肠道疾病;④处于应激状态,如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胰腺炎、外伤、手术、妊娠及分娩、精神创伤等等;⑤运动过度:特别是胰岛素缺乏的病人,过度运动可诱发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的酮症多由于胰岛素中断或不足;而2型糖尿病的酮症则常常与感染及各种应激有关。

  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应针对纠正内分泌代谢紊乱,去除诱因,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尽量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降低死亡率等。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是:立即给予胰岛素纠正代谢紊乱,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因。

  补液必须快速补充足量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这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原则上先快后慢。当血糖>16.7mmol/L时,采用生理盐水,以每小时500~1000ml速度静脉滴注;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可改为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速度减慢。治疗过程中必须防止血糖下降太快、太低,以免发生脑水肿。

  胰岛素治疗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使血糖稳步下降。在生理盐水中加入短效胰岛素,按每小时每千克体重0.1单位静滴。当血糖降至14mmol/L以下时,将盐水改为5%葡萄糖液,通常按2~4克葡萄糖比1单位短效胰岛素静滴,使血糖维持在10mmol/L左右,尿酮体转阴,尿糖 ,静脉滴注,然后视血钾浓度和尿量而定,注意“见尿补钾”。当血钾正常时,应改用口服氯化钾5~7天,每次1克,每日3次。补钾时应严密监察血钾和心电图。对于一开始化验血钾不低且有肾功能不全、无尿者可暂缓补钾。

  纠正酸中毒通常不需要补碱,因为轻、中度的酸中毒经过补液和胰岛素治疗,酸中毒可逐渐纠正。只有当重度酸中毒,血PH7.1,二氧化碳结合力10mmol/L,有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才给予碱性药物,以5%碳酸氢钠溶液为宜,不用乳酸钠。当PH7.2,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时停止补碱。补减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防止碱中毒。不可将胰岛素置入碱性溶液内,以免影响药效。

  消除诱因和防止并发症感染常是本症的主要诱因,而酸中毒又常并发感染,即使找不到感染处,只要患者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即应予以抗生素治疗。如有其他合并症时要同时治疗合并症。

  凡是酮症酸中毒病人都要立即查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血常规,有条件的还应查血气。中老年人还要查心电图、拍胸片。

  酮症酸中毒只要处理及时得当,抢救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

  前面已详细介绍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各种诱因,消除和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保持血糖水平基本正常,是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基本措施。作为糖尿病人应该做到:

  严格控制血糖,不可擅自减、停药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切不可迷信中药偏方而擅自停用,即便是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也不可随意停用胰岛素,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

  生活规律化做到起居有常,进餐定时定量,戒烟忌酒,切忌暴饮暴食、过劳熬夜,避免血糖波动。

  预防感染感染是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绝不可延误病情。

  防止脱水糖尿病人在活动时容易出汗,遇劳累或夏天时出汗更多,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故在天热高温季节,应增加液体摄入量,多喝些白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另外,应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发生其他疾病或应激时应勤测血糖,倘若血糖15mmol/L,应测定尿酮体活血酮。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症,一旦确诊为酮症酸中毒,病人须立即去医院诊治。但在去医院以前和去医院途中,病人不能坐等医院的治疗,而应积极做好下面几件事:继续原有胰岛素治疗,不要因为进食少而停止胰岛素注射;大量饮水,以盐水最佳;停用双胍类降糖药;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和尿酮体;迅速去医院或与医生联系,到达医院后,将由医生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