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10:46:44
糖尿病性肠病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性便秘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这类患者一般病程长,病情重,多并发有自主神经及周围神经病变,有报道其发病率为16.7%。
糖尿病性腹泻或便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通常见于糖尿病控制不良合并有神经病变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诱发肠动力学改变,肠蠕动减慢,分泌物通过小肠时间延长,导致肠腔内的细菌过度繁殖,致使脂肪吸收不良,引起腹泻。由于自主神经病变,进食后不能引起胃-结肠反射,可导致便秘。由于肛门括约肌的基础张力明显降低,出现排便失禁,也是自主神经病变所致。
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有关。胃动素能刺激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道蠕动,具有强烈致腹泻作用。糖尿病患者在胰岛β细胞损伤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常常是慢性腹泻,其临床特征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棕黄色水样便,量较多,偶可伴里急后重。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以夜间及清晨多见,每日少者3~5次,多者可达20~30次。有些患者伴有大便失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间歇期排便可正常。
糖尿病性便秘也是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60%存在便秘。便秘为间歇性,也可与腹泻交替发生。另外糖尿病患者慢性上腹痛常见于胆囊结石或广泛性动脉硬化造成的肠缺血。
1.糖尿病性腹泻的治疗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维生素B1100毫克、维生素B12500微克,肌内注射,1次/天,2周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止泻药物:如复方地芬诺酯、十六角蒙脱石、洛派丁胺等。
可乐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促效剂,通过兴奋肠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水和电解质在肠道的吸收。开始剂量为0.1毫克,2次/天。3天后改为0.5毫克,2次/天。3周后停药。
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可增加胃肠动力,减少细菌生长。
抗生素:部分糖尿病性腹泻患者小肠上段细菌过度生长,应用黄连素及甲硝唑等抑制肠道菌群,对腹泻有一定疗效。
脂肪泻患者可给予消胆胺、胰酶制剂改善胆汁酸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善得定,有增加胃肠道吸收功能、抑制有强烈致腹泻作用的胃肠激素的作用。
2.糖尿病性便秘的治疗高纤维膳食,或酌用泻药。西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合用对顽固性便秘可获得良好效果。
总之,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高,临床症状变化多样,并与糖代谢等综合指标控制差和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关系密切,我们应该像控制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那样,积极控制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减轻糖尿病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