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急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09:28:45    

  “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中华文化,以孝为先。特别是在古代,没有医保、养老系统,老人生活完全依靠儿女的支持。“子欲养而亲不待”,描写出来的那种遗憾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

  时至今日,医疗、养老条件提高迅速,但我们对于生命脆弱的认知,却经常是从长辈的衰弱、病倒,甚至离去开始的。

  有孝心的儿女往往都有一个心愿:奋发努力地工作,当成就一番事业时,当工作不忙之时,当儿女成人之后,一定会给父母更多的物质条件,一定会多陪陪父母,让老人颐养天年。然而,双亲垂垂老矣,在不知不觉间走向生命终点,当我们熬到自认为有条件、有时间尽孝的时候,父母却往往已经没有时间享受儿女的孝心了。

  孝心不能等待。当我们维持着惯性思维,以为父母还是那个年轻力壮的父母,永远是家中的顶梁柱时,他们却正在衰老,而对于他们的衰老和由衰老带来的健康问题漠然无知,让我们常常直到“大祸临头”才恍然大悟。

  趁亲在,报亲恩。让我们趁此机会恶补一下老年急救知识,做个有心的子女。别因为自己的粗心、懈怠而错失尽孝的良机,留下永远的悔恨。(尚志文)

  老年人常见病急救

  家有老人,当晚辈的除了尽孝赡养以外,对长辈的几种常见突发病,也要掌握一些预防救治的应对措施,以防一旦老人发病耽误救治的最佳时间;同时避免不科学的院前急救而致发病的老人死亡、瘫痪、致残。

  哮喘病忌“背”:老年人发病时,家属应保持镇静,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稳定后,用担架或靠背椅,保持病人坐位姿势,将病人安全转送医院;如用自行车转运也应采取坐位,避免病人胸腹部受压。

  脑溢血忌“颠”:脑溢血病人发病后,应立即让病人平卧,避免震动,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如果必须搬运,也应尽量保持平稳,减少颠簸,保持头部的稳定,减少震动和摇晃;还应将病人的头歪向一边,便于呕吐物流出,防止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有条件的还应立即敷上冰块,以减轻脑水肿。

  中风忌“慢”:堵塞的脑血管如果过了6小时后再去疏通,就已经太晚了。要提高中风治疗效果,就要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即发病6小时之内使患者得到治疗,千万不能“坐”失良机。

  心脏忌“动”:家中如有患心脏病的老人,当其心绞痛发作且伴有大汗、心律不齐、气促时,晚辈们一要立即呼救120;二要保持病人安静、平卧休息;三要助其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四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除了病人心脏、呼吸骤停家人要立即进行复苏抢救以外,其他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不要轻易搬动,应在家中等候医生上门急救。 (王修增)

  家有老人 急救箱必备五类物品

  急救箱里的东西是为了救急,所以装点什么,自然很有讲究。专家介绍,家有老人的,至少要准备好五类药品和医疗用具。

  心脑血管药物:现在的老年人十有八九都患有心血管疾病,除了需遵医嘱服用的药物外,平时不妨多备点硝酸甘油,一旦觉得有胸闷、心脏不适,或是出现了心绞痛,便立即含服。现在硝酸甘油还有了新型喷雾剂,只要喷上两下就管用,更加方便。如果父母患有脑血管疾病,子女可以在家备点安宫牛黄丸,如果发现有中风征兆,比如突然口齿不清、说不出话来,就最好让他们服上一粒。

  消化类药物:胃肠功能不好也是老人的常见问题。一方面,他们吃饭后容易胀气,可以准备些吗丁啉这样的胃肠动力药;另一方面,便秘不是大毛病,但因此猝死的老人却不少。因此,应准备些通便药,如开塞露。

  血压计、血糖仪:对于血压计,耳朵不好的老人最好选择电子的,准确率一般也没什么问题。当觉得自己有头晕、胸闷等不舒服的症状时,最好能及时量一下。此外,平时早晨起床后,最好也测一下血压,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血糖仪是糖尿病病人的必备之物,不舒服时可随时随地测量。

  氧气袋:心脏病病人或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建议备上一个。但要注意,氧气袋只能解决“一时之痛”,一旦症状缓解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体温计:老年人对自己体温变化的敏感性已经大不如前,大多时候都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发烧了。因此,当老年人精神不济、没有食欲时,最好先量量体温,看是不是发烧“惹的祸”。而且,发烧是许多重大疾病的“排头兵”,不可大意。

  此外,感冒、退烧、止咳、平喘类药物也可以长年备用。北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新超提醒,家庭药箱是用来应急的,如果服药后突发症状得以缓解,还是应当去医院做系统检查,以免错失治疗良机。

  很多老人病来得突然,所以家庭小药箱在放置和使用时还需注意:一、子女要把药箱放在老人床头,如果夜间发病,一伸手就能够到。二、每3个月检查一次有没有过期的药。三、尽量选择非处方药,因为它们一般疗效确切、用法简单,而且常用药最好少而精,量不用过多,最重要是看它能不能“药到病除”。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