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07 17:25:27
血糖居高不下是众多糖尿病患者最头痛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他们恨不得一夜之间降到正常。血糖究竟要降到什么程度呢?专家们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而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的最理想的糖代谢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6.2%,空腹血糖为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尔/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伴发疾病等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一刀切似的要求所有患者都达到上述目标,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
对于糖尿病妊娠、肾脏移植后、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最好能够达到上述理想的控制目标。对于那些已经并发严重心脑肾病变的患者、高龄患者以及因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而预计生存期小于10年的患者,其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至空腹血糖为6~8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毫摩尔/升左右。对这部分患者而言,这是较为理想的目标。
看到这里,有的患者可能要问,为什么同是糖尿病要求却不一样呢?其实,正是出于对这部分患者的保护,才放宽要求。如果把这些患者的血糖严格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那就会使他们时时刻刻处在低血糖的危险之中,而一旦发生低血糖,他们所要面临的后果远比其他患者严重。例如对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龄的患者,低血糖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昏迷等,这些都是严重威胁生命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常常因为手术、化疗等引起纳差、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摄入减少,使低血糖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肿瘤对寿命的影响,严格控制血糖的益处在这些患者身上也体现不出来。因此,控制血糖也要讲究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降糖过快,小心出意外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意识到高血糖的危害,他们迫切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血糖降到正常。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以下情况,有的患者今天刚刚调整了降糖药,第二天检测血糖发现没有下降,马上又心急火燎跑来就诊,希望再次调整药物。其实,糖尿病患者降血糖就像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一样,过快过慢对身体都是不利的,降得过快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血糖降低过快往往见于一些患者自行加大降糖药量或胰岛素剂量,或者在药物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减少每日饮食摄入,运动量明显增加等。这样做的最常见后果是低血糖,轻者表现为多汗、饥饿、手抖、心慌、头晕、嗜睡,严重者则癫痫发作、昏迷,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
一些患者虽然血糖正常或偏高,却出现类似于低血糖样的表现,这是由于血糖在短时间内降低过快造成的。在临床工作中也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长期高血糖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血糖是降下来了,却出现了视物模糊,对此患者很不理解。其实,这是血糖迅速降低造成的屈光异常,本来眼部的晶状体和玻璃体长期处于“糖水”的浸泡中,渗透压升高,当血糖迅速下降而致渗透压突然降低时就会引起屈光率的改变,造成远视。同样,对于糖尿病合并神经性耳聋的患者,若治疗时血糖下降过快,会引起细胞水肿,不利于听细胞功能的恢复。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时,血糖往往高达20毫摩尔/升以上,甚至可以达60毫摩尔/升。此时,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血糖以每小时下降4~6毫摩尔/升为宜,不要盲目要求医生迅速降糖,否则有引起脑水肿的危险。
总之,降血糖治疗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使血糖达到既定目标的同时,避免血糖下降过缓或过快而导致的后果TAG:讲究降糖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