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检查>

糖尿病的病因及病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09 11:38:15    

         糖尿病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凡是可导致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均可使具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生糖尿病。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这三个阶段上,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出现糖尿病。
  1、胰岛B细胞发生异常:
  (1)胰岛素结构异常。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它是由人体胰腺中产生的。胰腺中分布着100—200万个胰岛,胰岛中包含4种细胞,其中B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中的60%—80%,当基因正常,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
  如果B细胞合成了变异胰岛素,就表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是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
  (2)胰岛素原过多。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中约含胰岛素原5%。但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大量的胰岛素原未能转变为胰岛素而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测定显示高胰岛素血症。临床表现为糖耐量低减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3)合成与分泌的异常。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合成胰岛素很少或缺如,则出现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血液运送中对抗胰岛素物质增加:
  血液循环中,对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削弱了胰岛素的作用。对抗胰岛素的物质可分为激素类与非激素类,激素类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等,某种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异常升高,对抗胰岛素的作用而致血糖升高;非激素类如胰岛素受体抗体,如果血清中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就不能与受体结合,胰岛素也就不能发挥生理作用。黑色棘皮病就具有家庭性、高血糖及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等特点,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3、靶细胞受体缺陷:
  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胰岛素在细胞水平发挥生理作用,必须和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影响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代谢。这是胰岛素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先决条件。但是当受体数量减少,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亲和力降低,胰岛素便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4、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个遗传性疾病,遗传是某种特性通过细胞染色体基因遗传给后代。在糖尿病病人的亲属中,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显著。但是糖尿病到底通过什么基因、什么方式遗传的,仍待解决。
  5、肥胖
  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而体力活动较少时,进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病人中,60%以上起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糖尿病。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