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常用药物>

黄芪可以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18 11:22:44    

      黄芪主要药理成分为黄芪多糖(APS)和黄芪皂苷类,有固表止汗、补脾益气、托毒排脓和利水等功效,对心血管、血液、肾脏、代谢及免疫系统等均有作用。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对糖尿病(DM)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作用等。
    对糖代谢的影响
    黄芪是中医治疗DM常用药,据统计,518个中医治疗DM的处方中,黄芪使用频率最高。实验研究认为,黄芪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达不到正常水平,其机制为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实验表明,黄芪对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有明显预防作用。蛋白激酶C(PKC)是人体细胞内一组蛋白激酶,高糖时,使PKC激活后可启动或增强细胞外基质mRNA转录水平,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还可通过调节细胞的通透性、收缩性、细胞生长、血管收缩等改变,在DN的早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给予野黄芪苷原后,对DN时增高的PKC活性有抑制作用,从而使DN大鼠尿白蛋白(UAE)、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肥大指数下降,系膜细胞(MC)增生、基底膜(GBM)增)享=明显减轻。 
    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参与了DN的发生,其中肾小球高滤过起着关键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可使DM大鼠早期升高的肾血流量(RPF)、肾小球滤过率(GFR)部分降低。其机制为DM大鼠肾皮质、髓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增加,经黄芪治疗后,这一指标明显下降。提示黄芪抑制肾脏一氧化氮的产生是纠正DM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大量的动物和临床试验证实了黄芪可以降低DM时GFR。
   对肾小球滤过屏障保护作用
   DN的特征之一为蛋白尿,是由肾小球电荷和机械屏障受损所致。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修饰的GBM可与血浆白蛋白或IgG交联,导致硫酸类肝素与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结合障碍,影响GBM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影响滤过膜的通透性。研究发现,黄芪可减轻通透性蛋白尿而减少AGEs的产生,推测黄芪对肾小球电荷和机械屏障有保护作用。
Tag:黄芪 肾脏 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