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常用药物>

肠溶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长期用药的理想药剂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5 11:05:38    

 

      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领域的作用已经被超过20万人参与的200多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证实,是拥有最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最广的适应证和最佳成本效益比的抗血小板药物。ESC和AHA/ACC等各国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用药。

     然而,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调查却显示,仍有一小部分能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未能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顾虑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其中胃黏膜损害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肠溶剂型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合酶(COX-1)使血栓素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但阿司匹林在抑制血小板内COX-1的同时,也会抑制胃黏膜上的COX-1催化前列环素(PGs)形成,后者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所以阿司匹林主要通过(1)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2)干扰PGs(主要为PGE2)合成,降低黏膜供血并使具有保护作用的黏液及碳酸氢盐合成减少这两大途径,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果能避免阿司匹林在胃内崩解,并使其在肠道内缓慢释放,保证PG的平衡,就能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肠道耐受性可通过改变剂型而提高:如微胶囊剂型可使活性成分缓慢释放,经充分缓冲,较常释片剂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小。但更好的方法是肠溶片,在肠道内崩解,避免了胃黏膜损伤,如果同时具备缓慢释放的特点,则可进一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能保证充分缓冲的肠溶片是最佳剂型。

     一项为期3个月的研究比较了不同剂型(普通、缓释和肠溶剂型)阿司匹林与安慰剂对胃黏膜的影响。84例受试者每天服用325 mg单一剂型阿司匹林或安慰剂,在胃镜下观察胃黏膜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普通剂型阿司匹林更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缓释剂型略佳,但与普通剂型间无显著性差异。肠溶剂型对胃黏膜的影响基本与安慰剂相似,显著优于普通和缓释剂型。所以临床上,应尽量采用肠溶剂型,避免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AHA指南也推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选择肠溶剂型。

    精确肠溶的拜阿司匹灵

     肠溶阿司匹林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疗效和安全性有一定差异。在众多的肠溶阿司匹林中,拜阿司匹灵凭其独特的精确肠溶技术而独树一帜。

Tag: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 药剂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