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以“腰膝酸痛”为主要表现,故多按中医的“肾虚腰痛”辨证施治。
1.表现:四肢困乏、麻木、疼痛,肢冷或浮肿,舌淡苔白或白腻。
药方:附子6克,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熟地、枸杞、当归、茯苓、狗脊各1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右归丸、济生肾气丸、壮腰健肾丸。
2.表现: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舌红少苔。
药方: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赤芍、丹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表现: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苍白。
药方:党参、熟地、白芍、茯苓各12克,当归、白术、陈皮、黄芪各10克,牛膝15克,川芎6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防洪坝”补充激素
“抗洪”指数:★★★★☆
因人而异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典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是主要原因;也可能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大量钙磷丢失及进食少而造成摄入钙、磷、镁不足;也可能因为年老、活动少使骨骼废用;还可因为其他原因而引起。
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是否适宜补充激素治疗,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糖尿病合并典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是主要病因,补充雌激素是合适的;而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则应该以控制血糖,补充钙、磷、镁等骨骼原料为主要措施;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应采用相应的措施。
正确采用激素补充治疗
如果已经明确合并骨质疏松是雌激素缺乏引起,或者在绝经期经过检查明确有骨量过低,骨丢失过快,只要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证,均应补充。
一般而言,在50岁左右、绝经期前后应开始治疗,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卵巢切除或卵巢功能衰退者,即应从功能减退期开始时治疗。
对于未作子宫切除者,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序贯疗法,如口服雌激素倍美力,每天1次,每次0.3毫克,口服孕激素安宫黄体酮每天2.5毫克,每月连服7~10天。已经切除子宫的患者,只需补充雌激素。也可选用其他雌激素制剂,如口服利维爱每天1.25毫克,或尼尔雌醇每周1毫克。加用孕激素的目的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雌激素使用禁忌证,有以下情况者不宜用性激素治疗:已知或怀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耳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孕激素相关的脑膜瘤。
2.有下列情况需要密切注意风险,定期与专科医生联系,控制病情或评估风险:子宫肌瘤;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
高血压;血栓栓塞史或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家族史。
3.注意雌激素的不良反应: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及其它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加重血液高凝状态,易于发生动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加重高血压、糖尿病使之不易控制,恶化肝功能。推荐使用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较小剂量雌激素,尽可能地减少服用雌激素带来的风险。
(特别提醒:考虑采用性激素补充治疗时,患者需经专科医生进行个体化的风险/受益评估。开始治疗后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评估,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继续长期应用性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