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5-13 15:08:01
如何治疗老年糖尿病友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疾病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如患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其记忆力明显低于正常老年人,患、的老人,容易变得、急躁、恼怒。一些长期被疾病折磨的老人,心情通常恶劣、、、消沉,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整天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不愿与任何人接触。有的人“破罐子破摔”,不与医护人员合作,不遵医嘱服药;有的老年患者因久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照料伺候,时间一久,觉得自己成为了家人或亲友的累赘、负担,思想焦虑、内疚、痛苦,产生不如早死的念头。
老年患者的上述心理状态,不仅对治病无益,还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使病体更难早日康复。因此,及时排除久病老人的消极心理情绪,对积极配合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人到老年,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心理或多或少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失落感、孤独感和感。由于以上心理特征,老年人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特别是从尊重、关怀、社会交往和保健服务四个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安慰与解释。解释在心理治疗中最为重要,说明道理,语句肯定,使患者有安全感、依赖感;安慰时注意尺度,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加重其心理,耐心诱导老年病患者从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尤其是丧偶的老人。
缓解老年糖尿病友心理问题的几种方法
1.要正确对待疾病。俗话说得好:“人吃五谷,哪能无病。”人到老年,机体逐渐老化,易生各种疾病,本是意料之中的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每位老年人对晚年生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2.既来之则安之。患上疾病,就应该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时排除各种影响治病的消极心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疾病都是能够得到治疗,或使病情减轻的。老人对治病应抱有信心,不急躁、不消沉、不畏惧,始终保持镇定、冷静、沉着、乐观、开朗的心情,与病魔顽强抗争。
3.松弛精神——放松疗法。放松疗法是建立在养生学基础上的,它的基本原则是在安静、没有精神负担和体力负荷的条件下,学会放松自己的精神,降低紧张、焦虑意识,增强应付困境的信心。
4.音乐也有回春力——音乐辅助疗法。老年人患上糖尿病后,会对情绪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在心理上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压抑、狂躁等不良情绪反应。此时,运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对于战胜病魔具有重要作用。当你听到一曲优美的音乐,特别是与自己的心境完全合拍的音乐时,会有一种神奇的功效,忘却心中糖尿病造成的隐痛,渐渐进入一种使人心境平和的状态中。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