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这个病名是挺长的,但意思并不复杂,合并就是并发的意思,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糖尿病肾病。广义的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肾功能损害或肾脏病变,长期血糖升高导致的肾结节性硬化发生的肾脏病变。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惑,这高血压怎么会和糖尿病、肾脏搅在一起呢?是不是个别现象呢?当然不是!连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这样的病名都有了,自然不是个别现象,而且,高血压引起糖尿病、肾病的情况非常普遍。高血压病怎么会引起肾脏损害?专家指出: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都损害肾脏,如果一个病人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如不严格控制血压和认真控制血糖,会更早发生肾损害,病情会更严重,进展更快。
大家一般都知道,肾脏有排除人体有毒物质、维持体液平衡的功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方面,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肾脏能分泌一种名为肾素的活性物质,肾素就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肾脏甚至还参与了人体重要的血压调节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这个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之一就是血管紧张素Ⅱ,而血管紧张素Ⅱ的功能就是收缩动脉血管,在特定情况下提升血压。可以说肾是血压的一个调节阀,下面我们来看下高血压是怎样导致这个调节阀失灵的?
长期高血压会使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逐渐发生病变,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血管。当累及供应肾脏的小动脉时,就会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而发生损害,如果长期血压升高,肾脏病变持续不可逆进展,就会引起肾脏功能或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引起高血压肾病。
如果肾脏功能受损,则会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淤积,无法排出体外。同时人体自身血压调节也会陷入失衡状态。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血压急剧上升。如果肾脏功能长时间受损就会导致肾衰竭,医学上称为尿毒症。
高血压和肾衰竭甚至还能相互作用,一方面,血压增高会损害肾功能进而产生尿毒症;另一方面,肾功能受损也会使高血压病症恶化,它能使已经升高的血压再度升高,且难以控制。因此,保护肾功能防治肾衰竭是治疗高血压主要目的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高血压及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的症状就是夜尿多,所谓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我们老百姓一般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夜尿增多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指睡眠以后)“起床”次数增多。
生理性的夜尿增多一般见于婴幼儿和高龄老人,前者是因为代谢旺盛,肾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婴幼儿夜尿增多往往不是“起床”而是尿床。后者则主要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肾浓缩功能下降所致。相对来说,“老”和“少”夜尿增多属于比较正常,相反,如果青壮年或55~60岁的低龄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夜尿增多现象,如果你又患了高血压病,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