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
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
部分,但其运动疗法还需遵循一些特
殊原则。
准备充分 循序渐进
运动前,应先到医院进行咨询和
必要的检查,包括血糖的监测、尿常
规、血压、心电图、肝功能、肾功
能、血脂等。这些检查结果关系到能不能运动、怎样运动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检查下来可以运动,接下来就可制定运动强度。用心率反映人体在运动
时的运动强度,运动中的适宜心率=安静心率 安静心率×(50%-70%)。更简单
的方法:用170减去年龄作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例如,一个50岁的糖尿病患者,
在运动中的适宜心率大约是每分钟120次。通常心率和脉率是一致的,病人应学会
自己测量脉搏。运动后即刻的脉率可作为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的指标,如果脉率超
过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心脏负荷过重,对身体有害;如果脉率达不到指
标,说明运动强度过小,达不到预期效果。
运动应循序渐进,可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主要根据个体的耐
受能力,可作间歇休息。每天运动一次,或每星期运动3—4次,运动次数过少,
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有氧运动 方式多样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也称耐力运动),是一种可以增强呼
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纠正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锻炼方法。通常采
用有较多肌肉群参加的周期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
船、游泳等,其中步行是简便易行且有效的。
1.散步:运动强度小,对体质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如果能在优
美的绿化环境中进行,自然的气息更有益于身心健康。行走时应全身放松,眼观
前方,自然而有节律地摆动上肢,每次10—30分钟。
2.医疗步行:是一种对步行距离、速度和坡度有一定要求的步行。例如,每
次来回各步行400-800米,每3-5分钟走200米,中间休息3分钟;或来回各步行
1000米,用18分钟走完1000米,中间休息3-5分钟;或来回各步行1000米,其中要
走一段斜坡,用25分钟走完1000米,中间休息8-10分钟。
健身跑属中等偏高的运动强度,适合于身体条件较好、无心血管疾病的糖尿
病患者,慢跑时要求全身放松。糖尿病患者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
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住高层建筑者,可进行爬楼梯运动,或跳绳、
原地跑等方式。此外,广播体操、球类运动等都可以采用。
掌握窍门 事半功倍
1.运动安排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运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药物
作用高峰时应避免运动,以免引起
低血糖反应。例如,使用正规胰岛素者,应避
免在注射后2小时前后运动。清晨未注射胰岛素前,体内胰岛素很少,运动可引
起酮血症而加重病情,也应避免。
2.从静止到运动,身体需要逐步适应。因此,运动前要有5分钟的准备活
动,如活动上下肢、腰部和腹部。跑步,要从快速步行逐渐转入小跑。划船或游
泳前,应作上肢、肩部和颈部的准备活动。结束运动时,不要立即停止,因为运
动时大量血液聚集在四肢肌肉组织中,突然停止运动,血液不能很快回到心脏而
产生暂时性脑缺血,会引起头晕、恶心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因此,在运动结束
时,应继续作一些行走、缓慢跑步等放松活动,一般应历时5分钟。
3.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或进行冷、热水浴,而应把汗水擦干,待脉率恢复
到正常时再进行温水淋浴。
4.应密切观察运动后个体反应,如果每次运动后感到食欲和睡眠良好,精
力充沛,清晨脉率平稳,且有逐渐减慢的趋势,说明运动适宜。反之,运动后食
欲、睡眠不好,应停止运动,接受医生的检查。
5.严格遵守规定的运动量和进度。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刺
激交感神经,引起肾上腺素反应而使血糖升高。
6.运动必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合理安排好三吝之间的关系,以获
得最佳疗效。
7.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若注射在肢体上。运动时可使胰岛素吸收加快
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8.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减少运动前胰岛素的剂量。或在运动前适当摄
入食物。还应携带饼干、糖果等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先兆时食用,防止运动中
低血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