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肠道病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2 11:08:02    

 
        变化多样的糖尿病肠道病变
目前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十分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0%~20%。糖尿病胃肠道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l型糖尿病、病程8年以上、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及伴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妨碍食物和药物吸收,还使血糖波动增大而难以控制病情。  
  糖尿病可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其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病变累及的部位。如病变累及胃部可出现纳差、返酸、嗳气、上腹饱胀,严重者出现胃轻瘫;累及小肠表现为腹痛、腹泻;结肠受累表现为便秘;累及直肠、肛门可出现大便失禁。  
  
  糖尿病肠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肠病中最为常见的是肠道功能紊乱,其临床特点:①腹泻及便秘呈慢性、间歇性、顽固性,可持续数天或数月。②有些患者大便失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间歇期排便可正常。⑨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问,以夜间及清晨居多,每日少则3~5次,多则高达20~30次。④大便棕黄色水样,量较多,偶有里急后重,可伴脂肪泻。⑤便秘患者可有明显的结肠扩张及粪块滞留,严重者可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⑥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症状,如泌汗异常、尿失禁及尿潴留等。  
  糖尿病肠病的发病机制:①腹泻及便秘呈慢性、间歇性、顽固性,可持续数天或数月。②有些患者大便失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间歇期排便可正常。⑨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以夜间及清晨居多,每日少则3~5次,多则高达20~30次。④大便棕黄色水样,量较多,偶可伴里急后重。⑤体重常保持不变,除非伴胃轻瘫或脂肪泻。  
  
  诊断及相关检查
  
  可根据患者糖尿病病史、肠病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排除肠道肿瘤、溃疡、急慢性肠炎、肠道结核等疾患来作出诊断。  
  糖尿病性肠病可做大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一般结果均为阴性。消化道钡透可显示小肠形态正常,钡剂通过时间可加快或延长。纤维结肠镜检查多见肠黏膜正常或肠黏膜充血水肿,无器质性改变。结肠肌电图示餐后肌电波峰缺失,胃结肠反射消失。  
  
  综合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除非全身整体情况较差,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可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实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饮食调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腹泻患者应进食低脂少渣、高维生素、益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便秘患者则要多进食高纤维食品。腹泻及便秘交替出现时则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基础治疗降糖药物首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给予甲基B12(弥可保)、α-硫辛酸等药物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对症治疗腹泻患者必要时选用止泻剂,如苯乙哌啶、洛哌丁胺(易蒙停),如效果不佳可试用可乐定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便秘患者遵医嘱选用胃肠动力药物,如胃复安、红霉素、莫沙比利、泽马可等药物,酌用泻药。  
  支持治疗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需给予静脉输入营养药物。  
  抗生素的应用大部分腹泻患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仅需服用一些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或微生物调节剂(如整肠生)等。如出现脓血便、发热、血象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黄连素、头孢菌素类等,但切不可滥用。  
  总之,糖尿病肠道病变临床症状变化多样,并与糖代谢等综合指标控制差和周围及自主神经病变关系密切。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提早预防并减少糖尿病肠道病变发生的可能性。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