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冬季易发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16 10:32:12    

      如何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保暖做好头、手、足的保暖。冬天在室外,身体热量有40%是由头部散发,所以外出时要带帽子、围巾、口罩,最好穿两双袜子,因为寒从脚下起。在这里,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动物实验,我们知道鸡不易患感冒,那是由于鸡的体温高,但是把鸡的双足泡在冰水中10分钟,鸡很快染上感冒。所以冬天常用温水泡手脚,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抵抗力。
  一般来说,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个适应过程。如果气温是逐渐下降,人体能逐渐适应这种寒冷的环境,如果天气突然变冷,日平均气温比前一天下降7度以上,最高气温在5度以下,人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因此每年第一次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血压的升高,心肌梗塞、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寒冷导致感冒的发生,容易诱发心脑肺等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应警惕第一次寒流到来的危险时刻。当冷空气来时,及时添加衣物,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
  补充水份充足的水分可防止血液浓缩和粘稠,有利于改善微循环。一天喝8杯左右水,保持尿量约1500ml/日,尿色淡黄。简单的方法是看晨尿,深黄色则表示缺水。
  避免诱发因素寒冷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其他诱因有: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精神过度紧张或兴奋等。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便秘,上厕所用力过度,导致血压升高,使附着于血管上的斑块脱落致使血管堵塞。为了防止大便干燥,要多吃蔬菜,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用一些辅助排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老人要过慢生活”。 老人的起居、饮食、活动、上下楼、做事都要慢一些。起床要“三个半分钟”;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而是要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慢慢起来坐半分钟,再将两条腿下垂在床沿边等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总结了大量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规定了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的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相当于空腹血糖在6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8mmol/l以下。
  糖尿病患者对于降血糖和降血压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降低血脂的重要性。如果血脂水平增高,血中过多的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变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在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上,我们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块可以使血管变窄,并且使心脏血流量减少。当这些斑块破裂后,促进血液的凝固,导致血管栓塞。胆固醇是脂肪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
Tag:心脑 血管疾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