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常用药物>

糖尿病人切勿平凡换药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23 14:40:38    

 

    对于患者来说,名目繁多的药物使他们眼花缭乱,不知所从。有的患者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听说某人吃某种药感觉好,自己就买来试试,渴望通过频繁更换药物,寻找到灵丹妙药来根治糖尿病。结果往往不但愿望没有实现,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那么,患者频繁更换药物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一.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不听医生劝告,盲目频繁更换药物,常常会造成血糖不稳定,或高或低。如果服用了含有剧烈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某些药物后,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我们知道,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要比高血糖更可怕,后果更严重。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的反应能力较差,常会出现低血糖昏迷,如果不积极进行抢救,短时间内可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发生的低血糖反应还可以使患者出现如心慌、出汗、颤抖、头晕、乏力、饥饿感等痛苦感觉。低血糖还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同样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二.降血糖药物要发挥降糖作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较长时间服用某种药物,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往往是恒定的。如果频繁更换降糖药物,必然会影响先应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降糖效果。新换的药物若剂量掌握不好,同样会造成血糖波动,给血糖达标造成不利影响。 

  三.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一些慢性并发症,如果所更换的药物是含有格列苯脲、降糖灵成分的所谓“纯中药”、“祖传秘方”、“保健食品”等产品,很可能会使并发症加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如肝肾功能损伤、乳酸性酸中毒等。 

  虽然说频繁更换药物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但也并非完全不需要更换药物。如果患者在服用某些降糖药物时血糖达标仍不理想,应首先寻找病因,例如是否严格控制了饮食,药物配伍是否合理、恰当,有没有精神情绪方面的因素或存在应激(如感染、手术、腹泻、呕吐等)情况,是否有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是否应用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如果以上原因能够排除,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更换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治疗,是完全可以的。 

  糖尿病治疗要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用药个体化,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绝对不能见到别人用什么药物自己也用什么药,见到什么广告说的好就放弃原来的治疗方案盲目更换药物。更不可不听医生的意见,而听信其他患者的意见。应当确信,只有医生才能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品种虽然很多,但目前口服药物基本上离不开以下四大类型:即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拟制剂和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选择哪一类药物,如何联合用药,必须在专科医生的具体指导下合理应用。采用某一治疗方案若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以按着这一方案持续应用下去,不必更换药物。磺脲类药物有原发失效和继发失效的问题,如果原来的治疗方案不能使血糖达标,更换新的治疗方案是可以的。更换后要观察一段时间,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直至血糖达标。这样,再根据患者存在的其他问题,如合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高黏滞血症等采取综合治疗,使这些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都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的。

 

Tag:糖尿病人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